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89|回复: 0

北交《交通需求管理》在线作业二-0003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常增长函数法进行出行分布预测是,认为
A:i ,j之间的交通量的增长仅与i区的产生量增长率有关
B:i ,j之间的交通量的增长仅与j区的吸引量增长率有关
C:i ,j之间的交通量的增长与i区的产生量增长率、j区的吸引生量增长率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出现的特征不包括()
A:城市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开发区、居住小区等不断向郊区扩展
B: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动
C:居民组合发生着质的变化
D:城市人口大幅度下降

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A:出行者特征,出行的特征,出行目的
B:出行者特征,出行的特征,交通设施的特征
C:交通设施的特征,出行的特征,出行目的
D:交通设施的特征,出行目的,出行的特征

出行产生量和吸引量有两个基本规律:第一,一个分区中,住宅数量越多,();第二,非住宅用地越多,()。
A:产生量就越多,吸引量越多
B:吸引量就越多,产生量越多
C:吸引量就越少,产生量越少
D:产生量就越少,吸引量越少

城市化发展的轨迹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A: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中心城市再改造化、中心城市集聚化
B:中心城市集聚化、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中心城市再改造化
C:中心城市集聚化、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中心城市再改造化
D:城市郊区化、中心城市再改造化、中心城市集聚化、郊区城市化

自然资源中,与交通运输关系比较密切的是
A: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B: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
C:社会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
D:动力资源和矿场资源

下面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分析与交通关系错误的是
A:土地利用决定交通源
B:土地利用决定了交通空间分布
C:土地利用决定了方式选择
D:土地利用决定了出行强度

下面不属于古典经济学派的区位论中对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是
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C: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D:斯多夫和科普克的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反馈关系

下面关于RP调查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处理当前不存在的替代方案
B:可以自由设计属性、水平值及属性间的转换关系
C:分析人员必须假定存在选择方案
D:回答值未必和实际行动一致

下面集计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A:集计模型是以小区为单位进行分析的
B:集计模型计算工作量较集计模型小
C:非集计模型需要的样本数量较大
D:标定模型的参数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

()是考核轨道交通其运营状况、评价其存在意义最为直观的指标。
A:运行速度
B:客流量
C:运营成本
D:运行效率

居民出行特征有
A:出行目的,出行的时段,出行的方式
B:出行的时段,出行的方式,出行的距离
C:出行目的,出行的时段,出行的距离
D:出行的时段,出行的距离,出行的方式

不同的用地性质对不同目的的出行具有不同的吸引强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商务办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用地类型对工作出行的吸引强度大于其它出行
B:学校等教学用地对上学出行的吸引强度大于其它出行
C:公园、游乐场等公共用地类型对娱乐出行的吸引强度大于其它出行
D:城市中心的用地对交通吸引强度大于城市其他地区

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方式的原因,下面错误的是
A:大容量、快速度
B:能有效吸引出行量,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C:良好的输送和换乘,可替代大量的私人小汽车的运输效能
D:建设成本低,周期快,能较快获利

土地利用决定交通需求理论的理论核心不包括()
A:土地利用决定了就业岗位的分布
B:土地利用决定了交通空间分布
C:土地利用决定了方式选择
D:土地利用决定了交通源

单位时间内,一个分区的产生量()等于其吸引量,但对于整个对象区域而言,单位时间的产生总量应()等于单位时间的吸引总量。
A:一定, 一定
B:一定 , 不一定
C:不一定 ,一定
D:不一定 ,不一定

下面非集计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A:非集计模型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析的
B:非集计模型计算工作量较集计模型小
C:非集计模型需要的样本数量较小
D:非集计模型以明确的行为假说为基础,逻辑性强

轨道线网典型结构不包括()
A:网格式线网
B:无环放射式线网
C:有环放射式线网
D:点状线网

城市与公共交通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素不包括()
A:城市结构
B:土地开发密度
C:城市设计
D:土地价格

下面几种增长率法在预测出行分布时的收敛速度最快的是
A:常增长函数法
B:平均增长函数法
C:底特律法
D:福莱特法

轨道交通需求分析主要包括()
A:城市土地利用分析
B: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与数据处理
C: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D:客流预测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包括()
A:市郊铁道
B:地下铁道
C:轻轨交通
D:索道

出行生成预测常用的代表性方法有()
A:增长率法
B:原单位法
C:交叉分类分析法
D:出行率法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
A:行政办公用地
B:商业金融业用地
C:文化娱乐用地
D:体育用地

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A:城市布局特性、交通出行特性、轨道交通网络特性及相互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不够
B:交通症结的把握不准,规划方案的制定缺乏有的放矢
C:只关注轨道系统的评价
D:缺乏对轨道交通与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的联系水平、交通发展战略及策略的系统分析

地铁采用标准轨距1435mm。
A:错误
B:正确

我国1991年3月颁布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将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A:错误
B:正确

市郊铁路一般与干线铁路相接,故采用干线铁路的技术标准,但其功能与干线铁路不同,主要承担城市功能的扩展。
A:错误
B:正确

.国外学者在城市地理学对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中从人文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结构,试图将社会人文因素与城市空间特征结合起来,描述并分析空间的形式和演化。
A:错误
B:正确

任何一种预测模型的建立,只要满足可操作性的要求,对预测精度没有要求。
A:错误
B:正确

交通的发展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城市建设又会诱发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A:错误
B:正确

规划引导型(TOD)可以解决目前交通的紧迫问题,符合现状最大客流。
A:错误
B:正确

随着其他公交系统环境的改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乘客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分流使得实际客流情况比预测的情况差一些。
A:错误
B:正确

Furness约束条件法在预测变化较小的OD表时非常有效。
A:错误
B:正确

一次出行指为完成某一目的,在可通行车辆的道路上步行超过5分钟或使用交通工具单程距离超过500米的出行。
A:错误
B:正确

预测距离较近的小区,增长率法较重力模型法更加适用。
A:错误
B:正确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和城市客流的流向流量由城市的平均出行距离、城市所能提供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出行者的经济水平和价值观念以及城市所采取的宏观控制政策和措施等因素综合决定。
A:错误
B:正确

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出行目地、交通发展政策、交通管制措施、出行产生和分布的实际情况,以及交通方式本身的运营都会影响到城市居民对交通工具的选择。
A:错误
B:正确

小汽车与地面公共汽车大量排放NOx、等有害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公害。
A:错误
B:正确

增量分配法(Incremental Assignment Method,简称IA分配法)是一种精确的平衡分配方法。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