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47|回复: 0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19春在线作业2-000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单组前后测验设计还可以扩展为两个实验因子的单组前后测验设计。即对一组被试先进行一种方法的前后测验实验。然后再对同一组被试进行另一种方法的前后测验实验。用两次所得的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设计的方式可以表述成(   )
A:S(X-O)
B:S(O1-X-O2)
C:S(O1-X1-O2)-(O3-X2-O4)
D:S1 (X-O) S2 (  O)

根据(    ),观察法可分成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A: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
B: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
C: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
D: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

所罗门四组设计模 式 是(    )
A:R S1(O1-X-O2);R S2(O3- -O4)
B:R S1(X-O1);R S2(  O2)
C: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单组前后测验设计还可以扩展成两个实验因子的单组前后测验设计。即对一组被试先进行一种方法的前后测验实验。然后再对同一组被试进行另一种方法的前后测验实验。用两次所得的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设计的方式可以表示成(   )
A:S(X-O)
B:S(O1-X-O2)
C:S(O1-X1-O2)-(O3-X2-O4)
D:S1 (X-O) S2 (  O)

(    )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这种方法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A:教育文献法
B:教育实验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有些因素是恒定的  ,如性别等   ,不会发生变化,不可能成为(     )。
A:变量
B:因变量
C:自变量
D:无关变量

根据(    )标准,观察法总体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A: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
B: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
C:观察结果是关于观察对象的质的特征还是量的特征
D: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

以(    )进行划分,研究可以分为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
A:研究者
B:研究过程的阶段
C:研究方法的性质
D:课题研究的延续性

为了研究中叙述的方便,O  在实验设计中表示(   )
A:表示实验被试
B:表示被试是经过随机选择和分配的
C: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实验的自变量
D: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即实验的因变量的测量

(     )是被实验者分为两组,两组的人数和能力是相等的,也可以不是相等的。将两个实验的因素,轮流在两组实验  ,然后比较其结果。
A:单组实验
B:等组实验
C:轮组实验
D:随机实验

定性研究偏向  (    )
A:结论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演绎法

实地观察的技巧   (     )
A:以恰当的方式进入现场、与研究对象保持和谐的关系
B:确定主要观察对象、化熟悉为新奇
C:列出观察提纲
D:学习倾听

为保证抽样设计的科学性,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A:目标定向原则
B:可测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依据调查的手段,可以分为
A:问卷调查
B:访谈调查
C:确定主要文献——细读
D:测验调查

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
A:人种学
B:现象学
C:解释学
D:实证主义

进行资料收集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A: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即可
B:根据研究的需要有计划地收集资料
C:力争收集第一手资料
D:认真记录资料的来源和收集时间

下列属于非科学类学科的是
A:宗教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文学

质的研究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
A: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
B: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
C:质的研究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也使它特别适合教育领域
D:-

教育实验与  教育试验的具体区别表现在(     )
A:从历史的角度看,先有试验,后有实验。教育试验是教育实验的基础,教育实验则是教育研究方法走向相对成熟的标志。
B:从目的上看,教育试验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探索活动,总是和教育教学革新联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总结某些新的教育教学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检验实际应用的效果。
C:二者可以同时进行
D:从方法上看,教育试验的显著特点是“尝试”,它一般无须进行特别的控制和精确的测量,大多数情况下,其结果是作定性分析和文字描述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
A:节约时间和经费
B:样本大小不受限制
C:被试回答比较方便
D:灵活性大

而决定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到更大范围的依据,就在于实验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效度。
A:错误
B:正确

填表格式的题。把一些具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制成表格,用填表的方式回答问题。
A:错误
B:正确

完成一项系统科学实验研究,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包括理论上的指导、实验教师的队伍等。
A:错误
B:正确

一个完整的实验研究方案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即可:问题的提出、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实验的对象和方法、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操纵、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的组织与领导。
A:错误
B:正确

完整的实验研究方案包括下面几个部分:问题的提出、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实验的对象和方法、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操纵、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的组织与领导等。
A:错误
B:正确

抽样是随便进行抽取,即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用一个样本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
A:错误
B:正确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绝望心境形成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研究问题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和研究的价值。
A:错误
B:正确

前后测验环境的改变,主试人员的明显差异,对问题的说明或提问的方式等的方面的差异等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
A:错误
B:正确

教育实验设计主要解决下面问题中的几个即可,用什么样的设计适合你的研究问题,有利于验证研究假设;怎样能较好地控制无关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如何使研究结果得到推广。
A:错误
B:正确

收集资料是依照研究任务的要求,运用研究计划中所确定的方法和手段,有步骤地收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与事实。
A:错误
B:正确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广义上来说人类社会一切培养人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健康成长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量化研究是研究者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一种自我反省性的调查形式,目的是为了改进他们自身的教育实践工作,增强他们对这些实践工作的理解。
A:错误
B:正确

中小学的整体改革实验属于学校层面的实验。
A:错误
B:正确

实验程序描述得详细、清楚程度等会直接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
A:错误
B:正确

实验中如控制组有意识地与实验组进行比赛,会失去常态的控制水平,但不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A:错误
B:正确

实验过程中,在实验组和对比组的被试流失率相差很大时,对实验的效果就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变量是随着条件、情景的变化而在数量或类型上起变化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方面,又称因子或因素。
A:错误
B:正确

教育文献中还包括校舍、遗迹、绘画、出土文物、歌谣等以声音和形象方式记录信息的非文字资料,通过视听手段传递信息,直接、精练、形象,研究者应注意利用。
A:错误
B:正确

因变量是实验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也称刺激量或输入变量。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2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