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主要就是指
A:观察法
B:相关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
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的理论是
A:注意早期选择理论
B:注意中期选择理论
C:注意晚期选择理论
D:注意资源限制理论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通常控制主试者效应的方法是
A:等组匹配法
B:实验过程标准化
C:平衡误差法
D:消除法
决定实验信度的一个关键是
A:被试的代表性
B:偶然因素
C:被试的典型性
D:观察量
X对应的两个分布上的纵线高度之比称为
A:决策标准
B:似然比
C:感受性指数
D:辨别力指数
“心理学仅有短期的历史,却有着长期的过去”,此话出自
A:《记忆》
B:《心理物理学纲要》
C:《动机与人格》
D:《心理学概论》
暗室或隔音室是用()消除额外变量的方法
A:抵消平衡法
B:统计控制法
C:恒定法
D:匹配法
通过捕捉头颅外表产生的微弱感应磁场来反映大脑内部神经活动的技术是
A:正电子发射层锚记术(PET)
B: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术(fMRI)
C:事件相关电位(ERP)
D:高分辨率脑磁图(MEG)
在一次期末测验中,所有学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满分或接近满分,这种现象称为
A:天花板效应
B:地板效应
C:霍桑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在挑选被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A:被试数量越多越好
B:被试要有代表性
C:必须随机选取被试
D:对于有损伤性的实验尽量使用非人类被试
E:性别一定要平衡
比例量表的制作方法有
A:分段法
B:等级排列法
C:对偶比较法
D:数量估计法
E:差别阈限法
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应当满足以下标准
A:有效性
B:客观性
C:可重复性
D:数量化
E:科学性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具有的功能
A:使研究变量最大化
B: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
C:使实验误差变异最小化
D:充分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E:在实验节省被试
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长时记忆也称为工作记忆
B: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为语音代码
C: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扮演着意识的角色
D:长时记忆的储存室一个对信息建构的过程
E:长时记忆的内容有些可以保持终生
注意的研究方法有
A:提示范式
B:搜索范式
C:过滤范式
D:双任务范式
E:整体-局部范式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的误差主要由:
A:疲劳误差
B:习惯误差
C:练习误差
D:期望误差
E:空间误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时,递增和递减系列要保持数量一致,是为了抵消
A:练习误差
B:习惯误差
C:疲劳误差
D:期望误差
E:时间误差
应用减法反应时进行证实的实验有
A:形匹配实验
B:字母转换实验
C: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实验
D:心理旋转实验
E:内隐联想测验
语言理解时需要利用一定的策略,具体有
A:语义策略
B:已知/新策略
C:词序策略
D:最小附着策略
E:句法策略
短时记忆对信息的储存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正电子发射层描记术也有缺点,即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较大伤害
A:错误
B:正确
有了实验法就可以抛弃描述性研究方法
A:错误
B:正确
反应时本身就是心理变量
A:错误
B:正确
研究者必须确保在实验进行中和完成后,均不会对被试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A:错误
B:正确
再认和回忆两种方法构成了传统记忆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
A:错误
B:正确
被试会自发的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假设或猜想,从而以这种假设的实验目的的方式反应,这种想象叫做要求特征
A:错误
B:正确
遗忘症患者的研究强烈暗示了内隐记忆作为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的存在
A:错误
B:正确
直接知觉论者认为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是结合在一起的
A:错误
B:正确
行为测量包括两个层次,观察数据和行为指标
A:错误
B:正确
表情的早期测量本质上还是主观评价制定量表
A:错误
B:正确
被试变量是被试本身固有的、不能主动操纵的,只能进行测量
A:错误
B:正确
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
A:错误
B:正确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排出量的减少,可以作为情绪紧张的客观指标
A:错误
B:正确
脑磁图是测量被试在强磁场中活动时血液中含氧量的变化的一种技术
A:错误
B:正确
被试的一些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等不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
A:错误
B:正确
采用某种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相互抵消的方法叫做排除法
A:错误
B:正确
前瞻记忆是指对于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某种意向的记忆
A:错误
B:正确
大脑加工信息的时间占了反应时的绝大部分时间
A:错误
B:正确
启动效应的研究为探索內隐记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证据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