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63|回复: 0

古代汉语(1)19春在线作业2-0005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关于下面句子 ,理解错误的是
A:“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B:“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就”是“前往、接近”的意思。
C:“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D:“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的“趋”是“慢走”的意思。

下列各组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
A:奉、捧
B:见、现
C:舍、捨
D:余、馀

下列句子中 , 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B:吾道一以贯之
C: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下列各句中的“ 以 ”的词义为“认为”的是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中的“走” 的意思是
A:行走
B:慢走
C:跑
D:小步急趋

属于异体字的是()
A:岩、巖
B:须、鬚
C:反、返
D:景、影

流传到现在的《战国策》是经过汉代谁整理过的
A:许慎
B:刘向
C:班固
D:郑众

下列句子中属于兼语句的是 .
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B:夜缒而出,见秦伯。
C: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D:公赐之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里“行李”的文中义是
A:包裹
B:被服
C:外交使者
D:行人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中“ 赡 ”的文中义是
A:赡养
B:瞻仰
C:足够
D:展望

关于《礼记》 , 叙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B:《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C:戴德辑录了《大戴礼记》,戴圣辑录了《小戴礼记》。
D:《礼记》即《小戴礼记》。

下面各组中,属于会意字的有()()()()
A:从、令、伐
B:众、北、淼
C:并、 森、既
D:果、州、瓜

下列句子中含有双宾语结构的有
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B:不如早为之所
C:为之箪食与肉
D: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
A: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B:穆公访诸蹇叔
C:逢丑父与君易位
D:姜氏欲之,焉辟害

古汉语中可以用作状语的名词有()()()()
A:普通名词
B:专有名词
C:方位名词
D:时间名词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的类型有.
A:“于” 字式
B:“为”字式
C:“见”字式
D:“被”字式

关于《战国策》,说法正确的有()()()()
A:此书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B:是国别体
C: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的
D:作者无可考。

关于“德之流行 ,速于置邮而传命。”中的“置邮” ,说法错误的是
A: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B:置驿,指马递。邮驿,指车递。
C: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D:置驿,指车递。邮驿,指马递。

下列句子中,“ 者 ”字用在时间词后面,是助词的是
A: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B: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C: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是代词
D: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汉初所传《 论语 》的三种本子,分别是
A:齐论
B:古论
C:鲁论
D:秦论

《 战国策 》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 。
A:错误
B:正确

“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访”的文中义是“拜访”。
A:错误
B:正确

“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中的“发”字文中义为开仓赈济。
A:错误
B:正确

“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中的“适”指“正好”。
A:错误
B:正确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中的“者”是代词 。
A:错误
B:正确

“ 若是其甚与 ?”属于倒装的结构 。
A:错误
B:正确

先秦文字基本上属于古文字范畴 。
A:错误
B:正确

“泪、涙”的关系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A:错误
B:正确

“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中的“ 殇”字指未成年而死。
A:错误
B:正确

“(晏子)齐之习辞者也”中“习”是“熟习”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中的“妨”指“妨害”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名词如果受否定副词修饰的话,则处在动词的地位,就作动词用。
A:错误
B:正确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与“今之从政者殆而!”中的“殆”词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与“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中的“夫”用法不同。
A:错误
B:正确

省略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不能补出来.
A:错误
B:正确

“遽诘之曰:“童子何来?”中“遽”是副词,“立刻”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当事人主观上认为或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当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
A:错误
B:正确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中的“百”是数词用作动词。
A:错误
B:正确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它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
A:错误
B:正确

传统的“六书”包括:指事、形声、象形、会意、转注和假借。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