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91|回复: 0

20春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平时作业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夏朝法的主要形式是假借天意发布的(       )。
A:王命
B:天启
C:禹刑
D:礼仪

唐律中的“八议”是有关皇亲、朝廷高官等八种人在犯罪后享有通过大臣集议、由皇帝裁决,从而减免刑罚的特权制度。但这一制度不适用于(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盗徙封罪</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十恶”罪</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非所宜言罪</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匿户罪</span></p>

鞫谳分司制度是(       )的司法制度特色。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清朝将罪犯发往边疆种地、当差,或给驻防官兵为奴的刑罚是(&nbsp;&nbsp;&nbsp;&nbsp;&nbsp;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流刑</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充军</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徒刑</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发遣</span></p>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法典的结构体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具法”被置于六篇中的最后一篇
B:《魏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如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置于律首
C:《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二十篇
D:《永徽律疏》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为十二篇三十卷

“准五服以制罪”原则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一部法典中?(         )
A:曹魏《新律》
B:晋《泰始律》
C:《北齐律》
D:唐《永徽律》

蜚声世界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是(        )的著作?
A:王安石
B:沈括
C:包拯
D:宋慈

儒家所提倡的“亲亲相隐”原则是在何时被国家立法正式承认的?
(        )
A:秦代
B:汉代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唐律规定,在斗杀过程中,错杀旁人的行为为(       )。
A:斗杀
B:戏杀
C:误杀
D:过失杀

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广泛使用始于(       )。
A:唐
B:宋
C:明
D:清

关于清末变法修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在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原则
B:在立法内容上,清末修律一方面坚行君主专制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改变”,一方面标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C:在编篡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D:在法系承袭上,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宋朝刑罚制度的主要变化有(       )。
A:重法地法
B:折杖法
C:刺配刑
D:凌迟入律

《唐律》充分吸收了封建刑法理论之养分,如把杀人罪区分为六种情况,于是有“六杀”之名目,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六杀”?                                                (         )
A:谋杀
B:斗杀
C:暗杀
D:过失杀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
B:《大诰》的内容也列入科举考试中
C:“重典治吏”是《大诰》的特点之一
D: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

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制定的诉讼法律主要有(      )。
A:《暂行诉讼律》
B:《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
C:《刑事诉讼律草案》
D:《民事诉讼律草案》

中国古代社会的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B: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
C:明清时期的朝审制度取代了死刑复奏制度
D:死刑复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

秦朝的耻辱刑有(&nbsp;&nbsp;&nbsp;&nbsp;&nbsp;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髡</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耐</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鬼薪</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白粲</span></p>

清末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中设有一种特殊的审判机构,即“会审公廨”。下列关于这一机构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会审公廨是1864年清廷与欧洲列强协议建立的
B:在会审公廨中,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
C:在会审公廨中,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诉讼案,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
D:会审公廨设在租界内

宋初中央设三司总管财政,三司有(&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户部</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度支</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盐铁</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礼部</span></p>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原则的规定
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
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