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126|回复: 0

20春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平时作业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称为(      )。
A:质
B:狱
C:剂
D:讼

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
A:德主刑辅
B:明德慎罚
C:不用,戮于社
D:天判神罚

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B:《后汉书·陈宠传》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
C: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书约”,法律规定重要的借贷行为都须订立书面契约
D: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形成子女平均继承制

清朝将罪犯发往边疆种地、当差,或给驻防官兵为奴的刑罚是(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流刑</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充军</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徒刑</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发遣</span></p>

以下哪一部法典把《汉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首次冠于律首,改变了过去具有总则性质的内容“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的状况,使法典体例更为科学合理。(        )
A:曹魏《新律》
B:晋《泰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最能体现中国封建社会法制的等差性和特权性的制度是(&nbsp;&nbsp;&nbsp;&nbsp;&nbsp;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赦宥制度</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服制制度</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 宋体">“</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八议”制度</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存留养亲制度</span></p>

元代的中央司法机构设置与前代有明显的不同,下列哪一个机构没有设置?(       )
A:刑部
B:大理寺
C:御史台
D:大宗正府

春秋时期,针对以往传统法律体制的不合理性,出现了诸如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晋国赵鞅“铸刑鼎”等变革活动。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晋国赵鞅“铸刑鼎”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
B:奴隶主贵族对公布法律并不反对,认为利于其统治
C: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
D: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肯定赵鞅“铸刑鼎”的举措

儒家所提倡的“亲亲相隐”原则是在何时被国家立法正式承认的?
(        )
A:秦代
B:汉代
C:魏晋南北朝
D:唐代

唐、宋时代由中央政府主持的法律专业考试被称为(        )。
A:律博士
B:明经科
C:明法科
D:司法资格考试

中国历史上曾进行多次法制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关于这些法制变革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改革,全面贯彻法家“明法重刑”的主张,加大量刑幅度,对轻罪也施以重刑,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
B:西汉文帝为齐太仓令之女缇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的行为所动,下令废除肉刑
C:隋朝废除了宫刑制度,以宽减刑罚,缓解社会矛盾
D:《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刑罚分为主刑、从刑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发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变化?(       )
A:《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律”一篇
B:《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
C:《北周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
D:《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

以下哪些表述正确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nbsp; &nbsp; &nbsp; &nbsp;)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法自天启</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圣王立法</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刑起于兵</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礼源于祭祀</span></p>

关于明代的刑事特别法《大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诰》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编订,体现了朱元璋“治乱世用重典”的法制思想
B:从内容上看,《大诰》是案例的汇编,从效力上看,《大诰》是律外之法
C:明朝初年,百姓若收藏有《大诰》,犯非死罪可以减等处罚
D:有明一代,律、诰并重,《大诰》成为《大明律》之外的行之始终的基本法典

《大清新刑律》中规定的刑罚有(&nbsp;&nbsp;&nbsp;&nbsp;&nbsp;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流刑</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有期徒刑</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无期徒刑</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罚金刑</span></p>

明朝的(&nbsp;&nbsp;&nbsp;&nbsp;&nbsp; )合称三法司。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刑部</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大理寺</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御史台</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都察院</span></p>

西周时期,丈夫把妻子赶出家门的七种理由即“七出”,包括(        )。
A:恶疾
B:盗窃
C:无子
D:口舌

唐律中“不孝罪”,具体包括了哪些情形?(        )
A: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
B: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阙
C: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
D: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

唐律中规定的赃罪有(        )。
A:受财枉法
B:受所监临
C:强盗
D:窃盗

关于《永徽律疏》,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太宗在位时制定的
B:《永徽律疏》首次确立了“十恶”即“重罪十条”制度
C:《永徽律疏》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做了精确的解释,而且尽可能以儒家经典为根据
D:《永徽律疏》是对《贞观律》的解释,在中国立法史上的地位不如《贞观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