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143|回复: 0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000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提出“教育即生活”。
A:罗素
B:陶行知
C:杜威
D:加涅

每门课程要以()为本位。
A:知识传授
B:发展
C:技能提升
D:价值观培养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教育研究
B:教学实践
C:教学引导
D:教学反思

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C: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课程结构的()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A:综合性
B:选择性
C:理性
D:均衡性

新旧知识建立“人为性”和“字面性”的联系是()
A:机械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是()。
A:行动研究
B:制度化建设
C:实习
D:案例分析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阶段增加()。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选修课程

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A:课程内容调整
B:课程结构调整
C:学习方式转变
D:培养目标转变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阶段课程以()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课程以()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基础性表现在()。
A:培养人
B:培养人才
C:终身发展
D:自我发展

以下四项中,()是其它三项的前提和保障。
A:校本管理
B:校本研究
C:校本课程
D:校本培训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A: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课程结构的理性
D: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A:接受学习
B:启发学习
C:探究学习
D:发现学习

隐性课程的特点是()的。
A:非正式
B:正式
C:非官方
D:官方

他主学习的特点是()。
A:能动性
B:客体性
C:受动性
D:依赖性
E:主体性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的实质是()。
A: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B: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D: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教育思想包括()。
A:教育认识
B:教育观念
C:教育理念
D:教育实践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
A:校本课程的开发
B: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C:设置综合课程
D: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教育目的的特性包括()。
A:终极性
B:永恒性
C:本体性
D:超越性
E:未来性

新课改理念下课程评价的主要功能强调的是()。
A:甄别与选拔
B:促进学生发展
C:教师提高
D:改进教学实践

客观描述可分为()。
A:定性描述
B:定量描述
C:一次性描述
D:持续性描述

活课的基本要素有()。
A:兴趣
B:智慧
C:体验
D:感受
E:欣赏

人文精神包括()。
A:敬业
B:人道
C:人文
D:人本

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A: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B: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C: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D: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E: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是()。
A:理念是全新的
B:遵循传统思路
C:重在局部改革
D:内容上是整体的

生命化的课堂氛围的特点是()。
A:自由
B:民主
C:宽松
D:和谐

对话的一般方式可以是()。
A:信息交换
B:经验共享
C:深度会谈
D:辩论

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A:能动性
B:客体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E:主体性

关注人意味着()。
A: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
B: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D:关注教学和学习

隐形课程具有()性质。
A:公开性
B:潜在性
C:隐蔽性
D:明显性

科学本位突出表现在()。
A:重视科学的学术性基础,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
B:教学提出大量的假问题,学生缺乏发现真问题的能力
C:建构一个虚拟的应用世界,遮蔽了一幅真正的生活图景
D:强调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却忽视学生现时的日常生活
E: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而漠视个人生活中的科学常识

生命和人性都具有()。
A:预设性
B:可预测性
C:非预设性
D:不可预测性

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
A:错误
B:正确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A:错误
B:正确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就是要面面俱到。
A:错误
B:正确

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A:错误
B:正确

传统教学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A:错误
B:正确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微乎其微的。
A:错误
B:正确

独特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A:错误
B:正确

过程仅仅具有手段性的价值,不含目的性的价值。
A:错误
B:正确

新课改中课程结构的调整仍然难以满足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知识学习过程应成为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
A:错误
B:正确

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这一表述属于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A:错误
B:正确

科学世界能够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
A:错误
B:正确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知识本位。
A:错误
B:正确

在考评中,全面的未必就是公正的。
A:错误
B:正确

在既有的课程框架内是很难在教学上有根本突破的。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7: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