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赔偿的方式主要有( )。
A:实物赔偿
B:恢复原状
C:返还财产
D:金钱赔偿
在我国,国务院是( )。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中央人民政府
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最高国家机关
下列形式中属于行政确认的有 ( )。
A:确定
B:登记
C:证明
D:勘验
有关国家赔偿制度历史发展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赔偿制度的早期阶段为国家无责任时期
B:最早确立国家对非权力作为的赔偿责任的国家是德国
C: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在世界上首次以根本法形式确立了国家责任
D: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逐渐确立了国家责任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有( )。
A:行政处罚是外部行政行为,而行政处分是内部行政行为
B: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起诉,而对行政处分不服则不可以
C:行政处罚是具体行政行为,而行政处分不是
D:行政处罚比行政处分严重
下列哪几项是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
A: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双方性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
D:行政法律关系的程序性
抽象行政行为有效成立一般应具备的法定要件有 ( )。
A:由相应行政机关讨论决定
B:经行政首长签署
C:公开发布
D:由有权机关依法批准
申请复议的条件有( )。
A: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C:属于依法可申请复议的范围
D:相应复议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E: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行政给付的主要形式有( )。
A:安置
B:补助
C:抚恤、优待
D:救灾扶贫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 )。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相对方参与原则
D: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行为无效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
A:行政相对方可以不执行该行政行为
B:行政相对方可以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
C:有权机关可以在任何时候宣布该行为无效
D:该行为被宣布无效后,由此给行政相对方造成的损失应由国家赔偿
选择适用行政法律规范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B: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
C:新法优于旧法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 )。
A: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
B:参与行政管理的义务
C: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D: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的义务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
A:和理性原则
B:适当性原则
C:不适用调解
D: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
司法审查的证据有以下几种( )。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证人证言
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复议的原则( )。
A:合法性审查原则
B:合法、及时、准确、便民原则
C:书面审理原则
D:不适用调解原则
E:一级复议原则
下列关于行政程序法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行政程序法是调整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程序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B:调整行政程序关系和调整行政实体关系这二类不同法律规范常常交织在同一法律文件或同一法律条文之中
C:行政程序法和行政实体法同等重要,违反程序法规则与违反实体法规则一样,都将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
D:行政程序法的作用只在于监督控制行政权的作用和保护相对方合法权益的作用两方面
根据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行政机关可分为()
A:一般权限行政机关
B:实体行政机关
C:派出行政机关
D:部门权限行政机关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采取以下()行为方式。
A:对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行政争议进行调解
B:申请人提出要求时,可以向有关组织或人员调查情况
C:书面审查
D: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或个人调查情况
下列行政程序类型中,属于按行政职能为标准划分的有( )。
A:行政外部程序
B:行政立法程序
C:行政执法程序
D:行政内部程序
行政活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活动,包含的含义有:( )。
A:行政活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活动的范围不仅包括管理国家事务,还涉及大量的公共管理事务
C: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
D:行政活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对国务院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
A: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申请复议
B: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的裁决为终局裁决
D: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我国适用行政处罚的主体有()
A:行政机关
B:法律授权的组织
C:法规授权的组织
D:规章授权的组织
E:行政机关委托的个人
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 )等几种。
A:过错责任原则
B:危险责任原则
C:违法责任原则
D:行政赔偿原则
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论述,错误的是哪些?()
A:国家公务员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
B: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报中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C: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D: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
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为()
A:同等原则
B:对等原则
C:公正原则
D:及时原则
E: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包括()
A: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C:认为行政机关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不合理的
D:认为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不符合宪法的
E:认为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行政诉讼中移送管辖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
A:移送的法院已经受理了该案
B:移送法院发现对已经受理的案件没有管辖权
C:接受移送的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
D:必须得到上级法院的批准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
A:存在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
B: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C:主观有过错
D:行政责任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
下列行为中属于人身罚的是( )。
A:责令停产停业
B:行政拘留
C:劳动教养
D:吊销营业执照
行政复议申请有下列哪些情形时,行政复议机关应裁决不予受理( )。
A:具体行政行为不涉及复议肆请人权益,或者没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法律、法规、 规章依据及事实依据的
B:没有明确的被申请人的
C:不属于申请复议范围和不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的
D:复议申请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
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学研究的重点在于( )。
A:行政立法
B:行政责任
C:行政程序
D:司法审查
下列可以成为行政相对人的是 ( )。
A:工商机关
B: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C:外国人和外国组织
D:我国公民
国家应当对行政主体下列违法行为负行政赔偿责任( )。
A:罚款
B:查封
C:摊派费用
D:征收财物
行政诉讼中,裁定适用以下情形( )。
A: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B: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C:驳回管辖权异议
D:驳回回避申请
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包括下列行政行为( )。
A:不作为的行政违法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措施
D:行政许可
根据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违法分为( )。
A:行政机关的违法
B:行政相对方的违法
C:公务员的违法
D:被授权组织的违法
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包括 ( )。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各部门
诉讼期间,出现以下情况可以停止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C: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D: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
A:行为主体合法
B:行为权限
C:行为内容合法
D:行为的程序和形式合法
行政指导以其作用的性质为标准,分为( )。
A:促进性指导
B:限制性指导
C:调整性指导
D:贸易性指导
行政处理决定包括( )。
A:行政奖励
B: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C:行政处罚
D:行政强制措施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进行审查后,可能作出的一审判决有( )。
A:维持判决
B:撤销判决
C:履行判决
D:变更判决
下列()可以是行政主体。
A: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监督机关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行政相对方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
A: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
C: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
D:天气预报
下列行为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有 ( )。
A:行政机关的征税行为
B:行政机关的处罚行为
C:发布地方性规章的行为
D: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行政立法分为 ( )。
A:执行性立法
B:补充性立法
C:试验性立法
D:特别授权立法
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区别在于( )。
A:行政许可是一种解禁行为,而行政确认是对相对方法律地位的确定与认可
B:行政许可的法律效果具有后及性,行政确认的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
C:行政许可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是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确认是单方行政行为,而行政许可是双方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主要有()
A:行政规范权
B:行政命令权
C:行政处理权
D:行政执行权
E:行政司法权
对下列哪些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行政复议( )。
A:行政强制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处罚行为
D:行政许可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