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所需空间与线性长度成正比
一个堆栈的入栈序列为abcde,若出栈和入栈操作可间隔进行,则出栈序列不可能的为()。
A:edcba
B:decba
C:decab
D:abcde
关于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正确的描述是()。
A:线性数据结构必须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B:一种逻辑结构,可以用不同的存储结构来存储,反之亦然
C:一种逻辑结构,可以用不同的存储结构来存储,反之不然
D:一种存储结构只能表示一种逻辑结构
二分查找法要求查找表中各元素的键值必须是()排列。
A:递增或递减
B:递增
C:递减
D:无序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对循环链表来说,从表中任一结点出发都能通过前后操作而扫描整个循环链表。
B:对单链表来说,只有从头结点开始才能扫描表中全部结点。
C:双链表的特点是找结点的前趋和后继都很容易。
D:对双链表来说,结点*P的存储位置既存放在其前趋结点的后继指针域中,也存放在它的后继结点的前趋指针域中。
n个顶点的有向完全图中含有有向边的数目最多为()。
A:n-1
B:n
C:n(n-1)/2
D:n(n-1)
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为了()。
A:使单链表至少有一个结点
B:标示表结点中首结点的位置
C:方便运算的实现
D:说明单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实现
对于一组结点,从空树开始,把他们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就建立了一棵二叉排序树。这时,整个二叉排序树的形状取决于()。
A:结点的输入顺序
B:结点的存储结构
C:结点的取值范围
D:计算机的硬件
数组A中,每个元素A的长度为3个字节,行下标i从1到8。列下标j从1到10,从首地址SA开始连续存放在存储器内,该数组按行存放时,元素A[5][8]的起始地址为()。
A:SA 141
B:SA 180
C:SA 222
D:SA 225
在有序表中使用折半查找法的平均时间是()。
A:O(1)
B:O(n)
C:O(log2n)
D:O(n2)
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最大容量为n的循环队列,队尾指针是rear,队头是front,则队空的条件是()。
A:(rear 1)%n=front
B:rear=front
C:rear 1=front
D:(rear-l)%n=front
某非空二叉树的先序和后序序列正好相反,则二叉树一定是()的二叉树。
A:空或只有一个结点
B:高度等于其结点数
C:任一结点无左孩子
D:任一结点无右孩子
树最适合用来表示()。
A:有序数据元素
B:无序数据元素
C:元素之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的数据
D:元素之间无联系的数据
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题目和答案如下图所示:
A:A
B:B
C:C
D:D
有六个元素6,5,4,3,2,1的顺序进栈,问下列哪一个不是合法的出栈序列?()。
A:543612
B:453126
C:346521
D:234156
下面关于数据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是()。
A: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删除运算效率高
B:链表中每个结点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
C: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的最大检索长度为log2n
D:将一棵树转为二叉树后,根结点无右子树
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元素和找第i个元素的前趋元素,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
B:单链表
C:双链表
D:单循环链表
题目和答案如下图所示:
A:A
B:B
C:C
D: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