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报批评、警告等属于行政处罚中的()。
A:申诫牲处罚
B:财产性处罚
C:行为性处罚
D:人身自由性处罚
无效民事行为的确立机关是()
A:人民法院(或合同管理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法院以()为由,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A:主要证据不足
B:违反法定程序
C:超越职权
D:滥用职权
对某市某县公安局派出所以该县公安局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应由下列哪项所述机关管辖?()
A:该县公安局
B:该派出所
C:该县人民政府或某市公安局
D:某市人民政府
某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7年,陈某不服提出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原审法院经审理退回县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县人民检察院经补充侦查认定陈某构成犯罪证据不足,遂作出不起诉决定。陈某提起国家赔偿请求,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应为下列哪一机关?
A:县人民检察院和县人民法院
B:县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
C:市中级人民法院
D:县人民检察院
()年11月16日国务院颁发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A:2002
B:2001
C:2003
D:2000
卫生法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卫生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根本标志是()
A:以保护公民健康权为根本宗旨
B:调整内容的广泛性
C:调节手段的多样性
D:自然技术属性和社会性
下列属于可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是()
A:内部行政行为
B:居间的行政行为
C: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D:认为行政主体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不属于继受取得财产的是()
A:购买取得所有权
B:因赠与而取得所有权
C:因继承或受遗赠而取得所有权
D:遗拾物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申请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呆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报提出申请,就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这些规定不包括下列哪项?()
A:国务院部门规定
B: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C: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对一般的行政复议,行政相对人应当在知道相应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出复议申请。
A:10
B:20
C:30
D:60
《民法通则》第()条规定,“财产权的取得,不是违反法律的规定。”
A:71
B:72
C:73
D:74
下列人员为失业人员的是:()
A:下岗员工
B:企业在职员工
C:退休老教授
D:公务员
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区建材工业局管理的国有小砖厂出售。小砖厂的承包人以侵犯其经营自主权为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下列哪一个?
A: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B:市经济贸易局
C:市人民政府
D:区人民政府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这两种处理行政争议的途径在()方面是相同的
A:审查范围
B:适用的法律依据
C:审查对象
D:处理效果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A:24小时
B:48小时
C:96小时
D:12小时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认为地方行政规章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不一致的()
A:参照地方行政规章
B: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判决
D: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
对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下列哪个机关报管辖?()
A:河北省人民政府
B: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
C:邢台市人民政府
D:邢台市人大常委会
某地方性法规规定,企业终止与职工的劳动合同的,必须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某企业认为该规定与劳动法相抵触,有权作下列何种处理?
A: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B: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C: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D:向省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某大学生偷得手机一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不知情的表妹。其表妹对该手机占有属于()
A:合法占有
B:恶意占有
C:非法占有
D:所有人占有
变更是指现存合同基于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或其它法律事实,在不改变现存合同性质的基础上,对涉及合同主体、客体、内容的条款作应有的修改、补充或限制。()
A:错误
B:正确
行政主体采取制裁手段,主要有三种:(1)金钱制裁。(2)强制继续履行。(3)解除合同。()
A:错误
B:正确
对于患鼠疫、霍乱和炭疽病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处理后应当立即掩埋。()
A:错误
B:正确
行政争议的主体之中,一般情况下,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起码也应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A:错误
B:正确
行政诉讼中的诉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特定的人民法院予以司法保护的请求。()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