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滤料的使用温度限制,处理高温烟气时,必须先冷却到滤料可能承受的温度。
A:错误
B:正确
通过工艺设计和工艺操作方法的改革,如果仍有有害物散入室内的,应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措施。
A:错误
B:正确
两个型号相同的除尘器串联运行时,除尘效率是相同的。
A:错误
B:正确
局部阻力系数的取值除考虑管件的形状外,还需考虑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按照通风的范围不同,通风系统可以分为全面通风和自然通风。
A:错误
B:正确
要使通风房间温度保持不变,必须使室内的总得热量等于总失热量,保持室内热量平衡。
A:错误
B:正确
通风房间中,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进入室内的空气量应和排出的空气量保持相等,即通风房间的空气量要保持平衡。
A:错误
B:正确
风机转速改变时,风机的流量、风压和效率都将随之改变。
A:错误
B:正确
对于接受罩而言,罩口外的气流运动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接受罩只起接受作用。
A:错误
B:正确
通风机的比转数是指在最高效率下,风量、风压与转速的关系,亦即标准风机在最佳情况下产生全压为1Pa。
A:错误
B:正确
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颗粒浓度。
A:ppm
B:质量浓度
C:体积浓度
D:分散度
在不设有组织自然通风的房间中,当机械进、排风量相等时,室内压力等于室外大气压力。当机械进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时,室内处于状态。
A:负压
B:正压
C:大气压
D:零压
为防止电晕闭塞现象的发生,处理含尘浓度较高的气体时,必须采取措施。气体的含尘浓度超过时,必须设置预净化设备。
A:20g/m3
B:30g/m3
C:50g/m3
D:80g/m3
全面通风效果与车间的气流组织方式密切相关,设计时,送风口的位置应尽量操作地点。
A:远离
B:靠近
C:避开
D:正对
高效文氏管除尘器的喉管流速高达60~120m/s,对小于1粉尘的效率可达到,但阻力也高达5000~10000Pa。
A:99%~99.9%
B:98%~99%
C:90%~95%
D:95%~98%
对于热过程的通风柜,应将吸风口布设在通风柜的,才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
A:上部
B:下部
C:中间
D:上下均可
除尘风管应尽可能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好大于度。
A:20
B:30
C:45
D:60
为了保证各送、排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两并联支管的阻力必须保持平衡。设计时,除尘系统并联支管的压力差不应超过。
A:5%
B:10%
C:15%
D:20%
选用除尘器时要注意风量变化对除尘器效率和阻力的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是随风量的增加而的,电除尘器的效率是随风量的增加而的。
A:下降下降
B:增加下降
C:增加增加
D:下降增加
当管段内空气流速不变时,风管的阻力是由降低空气的来克服的。
A:动压
B:静压
C:温度
D:流量
中净化除尘器主要用于通风除尘系统,要求净化后的空气含尘浓度不超过。
A:1-2mg/m3
B:50mdash;100mg/m3
C:100mdash;200mg/m3
D:5-10mg/m3
槽边排风罩分为单侧和双侧两种,单侧适用于槽宽。
A:Ble;700mm
B:Ble;800mm
C:Ble;900mm
D:Ble;1200mm
对于冷过程的通风柜,应将吸风口布设在通风柜的,才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
A:上部
B:下部
C:中间
D:上下均可
重力沉降室是通过重力使粉尘从气流中分离的,它仅适用于的粉尘。
A:20以上
B:10以上
C:50以上
D:100以上
风机吸入段的全压和静压均为,风机压出段的全压和静压一般情况下均是。
A:正值正值
B:正值负值
C:负值正值
D:负值负值
所谓就是合理地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分配风量以及选用风口形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A:通风方法
B:局部通风
C:气流组织
D:全面通风
民用建筑大门空气幕常采用的形式是。
A:单侧送式空气幕
B:送式空气幕
C:下送式空气幕
D:双侧送式空气幕
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捕集粉尘,筒体直径愈小,尘粒受到的惯性离心力愈大。目前常用的旋风除尘器直径一般不超过。
A:200mm
B:400mm
C:800mm
D:1000mm
为减小局部阻力,布置管道时,应尽量取直线,减少弯头。圆形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管径。
A:1倍
B:1~2倍
C:3倍
D:4倍
风管内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流速低,风管断面lang=EN-US,系统阻力lang=EN-US。lang=EN-US
A:小大
B:大小
C:大大
D:小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