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防尘角度考虑,较适宜的排尘风速为()。
A:0.5~1m/s
B:1.2~1.6m/s
C:2~3m/s
D:4~6m/s
自动苏生器用于()。
A:保护救护队员
B:抢救伤员
C:火区人员撤退
D:有毒区域作业
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应超过()。超过时,矿总工程师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A:1.5%
B:1%
C:0.75%
D:0.5%
《火灾分类》中按物质的燃烧特性,A类火灾是指()。
A: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液体火灾和可溶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甲醇、沥青等
C: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气等火灾
D:金属火灾,如:钠、钾、镁等火灾
采掘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矿井火灾标志气体中最常用的是()。
A:C2H2
B:C2H4
C:CO
D:CO2
爆炸产生火灾,应(),并应采取再次发生爆炸的措施。
A:同时灭火和救人
B:先灭火后救人
C:先救人后灭火
D:先逃生再报告
发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A:调度室
B:值班长
C:矿长
D:总工程师
下列因素增大不会增大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是()。
A:地压
B:瓦斯压力
C:煤的强度
D:煤的重力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编制()。
A:专门设计
B:作业规程
C:操作规程
D:安全规程
瓦斯爆炸所需高温热源为()。
A:100℃~200℃
B:350℃~480℃
C:650℃~750℃
D:800℃~950℃
掘进工作面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A:0.5%
B:1%
C:1.5%
D:2.0%
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
A:抽出式
B:压入式
C:联合式
D:扩散通风
处理大面积火区,()方法最有效。
A:清除可燃物灭火
B:压灭火
C:隔绝灭火
D:注氨灭火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抽放瓦斯的矿井中,利用瓦斯时,其浓度不得低于()。
A:25%
B:30%
C:35%
D:40%
在向老空区打钻探水时,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
A:班组长或瓦斯检查工
B:爆破人员和救护员
C:班组长和救护队员
D:瓦斯检查工或救护队员
低瓦斯矿井的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m3/t。
A:5
B:10
C:12
D:40
影响瓦斯爆炸的因素有()及其他可燃气体和煤尘的影响。
A:瓦斯绝对涌出量的影响
B:温度的影响
C:气压的影响
D:点燃源能量的影响
煤尘爆炸的危害有()。
A:高温
B:高压
C:大量有害气体
D:衍生事故
处理上山巷道水灾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A:检查并加固巷道支护,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
B:透水点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积物的有效空间,否则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
C:保证人员在作业中的通信联系和退路安全畅通
D:指定专人检测风量和风流变化情况
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矿尘可分为()。
A:沉积矿尘
B:浮游矿尘
C:岩尘
D:煤尘
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
A:注意瓦斯变化,采取风流短路措施
B:积极抢救遇险人员
C:清理灾区堵塞物
D: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一般的生产安全事故分为()。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矿山发生透水事故时,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
A:抢救受淹和被困人员
B:安装水泵
C:恢复井巷通风
D:恢复供电
苏生前,先要进行初步检查,以确定患者的性质,特别是要注意有无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脱位、烧伤()等症状。
A:窒息
B:出血
C:骨折
D:创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