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我国城市发展恢复正常、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
A:1949—1957
B:1958--1965
C:1966—1978
D:1978年以后
9.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是根据什么标准进行的分类:()
A:根据城市的规模不同
B:根据城市的性质不同
C:根据城市的行政地位不同
D:以上都不是
7.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险法》是由哪个国家推出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3.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形式和方式,以及由此形成不同要素之间的存在态势。我们对城市结构划分的三大类不包括下面哪种结构类型:()
A:城市的经济结构
B:城市的社会结构
C:城市的政治结构
D:城市的空间结构
2.以下哪一个选项是属于法律监督的主体:()
A:中共市委、市纪检会、本级与上级党委、纪检部门
B:本级市政府内部部门之间
C:市、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
D:上级政府主管部门
8.()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重点是城市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A:城市社会学
B:城市管理学
C:城市政治学
D:城市政府学
8.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名额:()
A:13-35
B:35-65
C:11月23日
D:49人以上
7.1986年,我国哪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迈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步:()
A:辽宁大连市
B:江苏苏州市
C:海南海口市
D:江西宜春市
3.以下哪一个选项是属于组织监督的主体:()
A:中共市委、市纪检会、本级与上级党委、纪检部门。
B:检察、法院等司法部门
C:政府机构的监察、审计部门
D:市、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
2.以下属于城市社会团体的是:()
A:工会
B:区法院
C:居委会
D:派出所
8.现代城市市政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A:市政职能的转变
B:缩减财政开支
C:市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D:市政机构的改革
2.中国古代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发展阶段:()
A: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B:工业发展而造就的新兴城市
C:由交通建设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城市
D:明清时期的城市
7.市经理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A:市民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市议会,市议会行使议决权
B:市议会议长兼任市长,但市长只是一些礼仪性的职权
C:每个市议员兼任一个或几个工作部门的首长
D:市长有某种独立的立法权
6.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的组成:()
A:市长
B:秘书长
C:厅长
D:科长
3.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领导体制的综合性
B:运用手段的综合性
C:依靠力量的综合性
D:进行城市环境的日常管理
5.全球化市场经济时期的政府社会政策改革阶段的主要要标志是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左右。
A:错误
B:正确
8.200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了所有城市开展空气质量周报工作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实行日报和预报工作。
A:错误
B:正确
9.两级型的市政体制仅包含区和街道的关系。
A:错误
B:正确
2.人口密度直接影响到城市系统要素的互动频率。城市规模大,人口聚集程度高,城市内部经济活动交换的频率就会提高,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相对也越高。
A:错误
B:正确
3.市政系统由许多市政要素组成,如组织要素、人员要素、财政市政管理过程,如决策、咨询、信息、执行、监督等环节。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