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
A:Fc受体
B:C3受体
C:IPS受体
D:E受体
E:SmIg
造血干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
A:CD117、CD25
B:CD117、CD34
C:CD34、CD8
D:CD117、CD8
E:CD34、TGF-β
ELISA中通常使用的酶是
A:限制性内切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核酸末端转移酶
D:辣根过氧化物酶
E:以上均是
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多见于
A:多发性骨髓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甲状腺肿大
E:重症肌无力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部体组分是
A:C3a,C5a
B:C3a,C4a
C:C3a,C4a,C5a
D:C3a,C5b76
E:C3b,C4b
现在所知的MHC的主要功能是
A:专司组织相容
B:专司移植排斥
C:专司疾病易感
D:专司疾病抵抗
E:提呈抗原
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阳性选择获得
A:自身MHC限制性
B:自身耐受
C:TCR的表达
D:TCR仅链重排
E:TCRβ链基因重排
Ⅳ型超敏反应主要参与成分,不包括
A:胞内寄生菌、病毒平滑肌
B:细胞抗原如肿瘤抗原、移植抗原、某些化学物质
C:树突细胞
D:CD4 T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可刺激成熟B细胞增殖和(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8
C:TGF-β
D:G-CSF
E:IL-4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
A:抗毒素血清
B:胎盘球蛋白
C:淋巴细胞抗血清
D:植物血凝素
E:白喉抗毒素
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E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碱粒细胞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异嗜性抗原
B:抗原
C:抗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
A:白细胞表面的全部膜分子
B:T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
C: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
D:主要为TCR和BCR
E: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细胞膜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结构不包括
A:胞膜外区
B:跨膜区
C:稳定区
D:胞质区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A类
B:IgM类
C:IgG类
D:IgD类
E:IgE类
重症肌无力的自身抗原是
A:平滑肌
B:乙酰胆碱受体
C:胰岛素受体
D:细胞核
E:血小板
HLA复合体是从遗传水平上调控免疫应,哪个特征不正确
A:单元型遗传
B:共显性遗传
C:伴性遗传
D:连锁不平衡
E:多态性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TD-Ag
A:血清蛋白
B:细菌外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脂多糖
E:IgM
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是
A:CD44
B:CD34
C:CD56
D:CD117
E:CD16
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
B:IgD
C:IgM
D:IgG
E:IgE
下列哪项不是免疫应答的特征
A:具有特异性记忆性
B: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C:遵循再次免疫应答规律
D:具有排异性
E:不引起免疫损伤
所有T细胞特征性表示是
A:BCR
B:CD2
C:CD4
D:CD8
E:TCR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的大小
B:抗原的电荷性质
C:抗原决定基
D:抗原的物理性状
E:载体的性质
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是
A:非特异性吞噬颗粒性抗原
B:非特异性吞噬可溶性抗原
C:被动吸附抗原
D:借助表面IgGFc受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
E:以上均是
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哺乳动物的造血最早发生在
A:胎肝
B:卵黄囊
C:骨髓
D:胸腺
E:法氏囊
关于MHC-II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两条多肽链均为MHC编码
B:人类的MHC-II类分子包括HLA-DR,HLA-DQ,HLA-DP
C:主要存在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
D:广泛分布于各种有核细胞表面
E:HLA-I分子由第6染色体短臂上HLA复合体编码
B细胞作为APC可借其表面的BCR结合
A:可溶性抗原
B:病毒抗原
C:颗粒性抗原
D:各种抗原
E:细菌抗原
关于TCRγδ T细胞,下属哪项错误
A:TCRγδ T细胞的发生晚于TCRαβ T细胞
B:V、J基因片段少于TCRαβ T细胞
C:重排的多样性发生率低
D:抗原识别谱窄
E:多数细胞表型CD3 ,CD4-,CD8-
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与哪项有关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交叉抗原的存在
C:免疫调节功能缺陷
D:多克隆B淋巴细胞激活
E:自身抗原的改变
婴幼儿易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于
A: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B:化学屏障尚未完善
C:微生物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D: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E:血-胎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生成补体
B: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C:释放活性氧
D:分泌溶菌酶
E:参与ADCC
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
A:吞噬作用
B:胞饮作用
C:抗原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D:Fc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E: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
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FN
C:TNF
D:IL-6
E:IL-4
成熟DC提呈抗原能力强与其高表达下列那种分子有关
A:MHC II类分子
B:CD80 和CD86
C:ICAM-1
D:CD40
E:DEC-205
NLG2D是NK细胞表面的一类抑制性受体
A:错误
B:正确
免疫突触不能促进细胞内亚显微结构的极化
A:错误
B:正确
KIR是B细胞抑制性受体
A:错误
B:正确
临床上,检测 IgG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A:错误
B:正确
B细胞内化抗原过程中,内化的抗原被靶向MHCⅠ类分子的抗原提呈加工途径
A:错误
B:正确
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终身不被打破
A:错误
B:正确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称之。
A:错误
B:正确
NK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具有吞噬作用
A:错误
B:正确
与初始T细胞相比,记忆性T细胞更容易被活化
A:错误
B:正确
没有第一活化信号B细胞也能内化Ag
A:错误
B:正确
内源性抗原通常被一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4 T细胞识别
A:错误
B:正确
DC细胞是功能性最强的APC
A:错误
B:正确
超敏反应的分类一般为: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I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A:错误
B:正确
关于MHC限制性:CD8 Tc淋巴细胞与靶细胞的互相作用受MHC-I类分 子限制。CD4 Th细胞的激活受MHC-II类分子限制。
A:错误
B:正确
与APC分离的T细胞不再进入淋巴再循环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