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48|回复: 0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中华诗词之美(尔雅)》在线作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10-29 1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王国维对“菡萏香销翠叶残”这句词的联想,是属于诗歌语言的什么作用?
A:联想作用
B:移情作用
C:象喻作用
D:符示作用

戊戌变法开始时间是?
A:1900年
B:1840年
C:1860年
D:1898年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
A:《字汇》
B:《释名》
C:《说文解字》
D:《尔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是一首长调
B: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一首小令
C:柳永的《定风波》和温庭筠的《菩萨蛮》都只是描写美女梳妆,都是淫靡之词,不能引起人任何联想。
D:柳永的《定风波》中“终日恹恹倦梳裹”,意同温庭筠的《菩萨蛮》中的“懒起画蛾眉”,都描写的是思妇。

以下关于诗和词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词以境界为最上,因此词有境界,而诗无境界
B:诗言志,因此诗的文学创作只能论述志意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D:诗能写国家的离乱,而词不能写

关于“小词”,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抒情写景
B:言志载道
C:市井低俗
D:怀才不遇

“何当百忆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这句诗出自?
A:《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B:《赠荷花》
C:《暮秋独游曲江》
D:《送臻师》

最早理论性论词的文章《词论》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张惠言
D:况周颐

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
A:法曲
B:胡乐
C:雅乐
D:清乐

“折柳”在送行时寓意着?
A:留住
B:送别
C:平安
D:好运

《蕙风词话》的作者是?
A:张惠言
B:王国维
C:况周颐
D:饶宗颐

《东轩笔记》的作者是?
A:缪钺
B:叶梦得
C:释惠洪
D:魏泰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出自?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一晌凭栏人不见”中“一晌”的意思是?
A:正午或午时前后
B:片刻
C:长久
D:短暂

咏物词《齐天乐·蝉》的作者是?
A:王沂孙
B:周密
C:蒋捷
D:张炎

律诗和词对平仄的要求很严格,请选出古诗词里的平声字:
A:逐
B:入
C:揭
D:闻

被称作“花间鼻祖”的是?
A:冯延巳
B:李煜
C:温庭筠
D:韦庄

《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的意思是?
A:离开,离别
B:草木茂盛的样子
C:遭遇
D:违背,背离

“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的评价。
A:诸葛亮
B:韦庄
C:冯正中
D:魏征

“蠕蠕食复息,蠢蠢眠又起”是王国维描写哪种动物的诗句?
A:蝉
B:画眉
C:蚕
D:牛

中国最早的一位单独的诗人所做的长诗是?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

苏轼在《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中描写的是什么花?
A:槐花
B:杨花
C:桃花
D:樱花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中的“进”字意思是?
A:得到君王的重用
B:进入
C:奉上,呈上
D:吃、喝

辛弃疾词中“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登览的是哪座楼?
A:黄鹤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双溪楼

王国维从李璟的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从感悟到了什么样的美感?
A:英雄末路
B:夕阳无限好
C:众芳芜秽
D:相思别离

诗词中以美女自比,使自己的妆容保持美好,代表对于美好品格的追求。这是延袭了()的传统。
A:诗经
B:屈原
C:乐府
D:温庭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中的“雪”在古诗词中是:
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以下不属于晚清四大词人的是?
A:郑文焯
B:朱祖谋
C:文庭式
D:况蕙风

周邦彦的词是什么类型?
A:诗化之词
B:仿乐府之词
C:歌词之词
D:赋化之词

王国维认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其中“要眇宜修”出自?
A:《九歌?云中君》
B:《九歌?湘夫人》
C:《九歌?山鬼》
D:《九歌?湘君》

屈原《离骚》中的“离”通下面哪个字?
A:缡
B:蓠
C:樆
D:罹

李后主的哪首小令前六句两两呈现永恒与无常的对比?
A:《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B:《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C:《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把温庭筠描写闺怨的《菩萨蛮》解读为“此感士不遇也”的是
A:赵崇祚
B:欧阳炯
C:张惠言
D:王国维

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指:
A:到
B:使
C:上书
D:盼望

长调的字数范围时?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