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143|回复: 0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真题系列卷 (54)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10 1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这里

大学语文A 网络统考测试系列卷
大学语文试卷A1
一、判断题
1.《楚辞》由汉代刘向辑录。( )
答案:正确
2."写请示"与"打报告"是同一个意思。( )
答案:不正确
3.唐代传奇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 )
答案:正确
4.两汉论说文主要包括哲理和政论两大类。( )
答案:正确
5.欣赏不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 )
答案:不正确
6.《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 )
答案:正确
7.赵树理因《茶馆》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
答案:不正确
8.词类活用是古汉语常见语法现象。( )
答案:正确
9.梁启超的《新罗马传奇》写变法革新、湘灵子的《轩亭冤》写秋瑾遇难。( )
答案:正确
10.温庭筠是晚唐词的著名作家。( )
答案:正确
11.《我底记忆》是戴望舒的一部诗集。( )
答案:正确
1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的作者是陆游。( )
答案:正确
13.贾平凹的《高老庄》《秦腔》等反映了中国农村的新变化。( )
答案:正确
14.《零余者》是周作人的散文作品。( )
答案:不正确
15.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于被贬惠州时期。( )
答案:不正确
二、选择题
16.鲍照的代表作是( )。
A.《咏怀诗》82首
B.《咏史》8首
C.《拟行路难》18首
D.《饮酒》20首
答案:C
17.《词论》的作者是( )。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欧阳修
答案:A
18.《陌上桑》是一首( )。
A.抒情诗
B.哲理诗
C.写景诗
D.叙事诗
答案:D
19.《春江花月夜》是一首( )。
A.抒情诗
B.田园诗
C.叙事诗
D.哲理诗
答案:A
20.下列文章出自于《孟子》一书的是( )。
A.《秋水》
B.《公孙丑·天时地利人和章》
C.《郑伯克段于鄢》
D.《与山巨源绝交书》
答案:B
21.批转类通知是( )。
A.用于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B.主要限于通知某一事项,交流情况
C.用于告知与会人员参加会议的相关事项
D.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公文,转发不相隶属机关公文
答案:D
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特征的是( )。
A.综合性
B.荒诞性
C.写意性
D.技艺性
答案:B
23.情节结构同时具有鲜明民族化、大众化特色的小说是( )。
A.《边城》
B.《祝福》
C.《月下小景》
D.《小二黑结婚》
答案:D
24.《世说新语》按内容所分门类的数量是( )。
A.24种
B.36种
C.48种
D.60种
答案:B
25.《游褒禅山记》的作者是( )。
A.司马光
B.王安石
C.苏轼
D.周敦颐
答案:B
26.读戏剧作品要注重( )。
A.景物描写的意蕴
B.人物的单一
C.戏剧冲突的激烈
D.论据的新颖典型
答案:C
27.戴望舒的诗集是( )。
A.《女神》
B.《预言》
C.《数行集》
D.《灾难的岁月》
答案:D
28.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 )。
A.多义词
B.合成词
C.单义词
D.连绵词
答案:C
29.中国戏剧向现代过渡的中间环节是()。
A.文明新戏
B.翻译剧
C.滑稽戏
D.梆子新戏
答案:A
30.郁达夫的山水游记名作是( )。
A.《山水》
B.《写在人生边上》
C.《屐痕处处》
D.《湘行散记》
答案:C
三、古文阅读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31.是( )
A.这
B.肯定
答案:A
32.培塿( )
A.小土丘
B.高山
答案:A
33.颢气( )
A.雾瘴之气
B.浩然之气,指弥漫于天地间的大气
答案:B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4.宛转( )
A.曲折
B.柔美
答案:A
35.汀上( )
A.水中小洲上
B.水边平地上
答案:B
四、理解与辨析
36.简述《郑伯克段于鄢》的思想内容。
A.本文记叙了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斗争。通过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其母姜氏,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历史事件,揭露了当时诸侯国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残酷性,以及统治阶级精神道德的虚伪性。
B.本文记叙了西周时期朝廷内部的一场斗争。通过郑庄公与其弟颖考叔﹑其母姜氏,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历史事件,揭露了当时诸侯国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残酷性,以及统治阶级精神道德的虚伪性。
C.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斗争。通过公子吕与其弟共叔段﹑其母姜氏,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历史事件,揭露了当时诸侯国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残酷性,以及统治阶级精神道德的虚伪性。
答案:A
37.简述陈玄祐《离魂记》的剪裁处理。
A.《离魂记》篇幅和情节的处理详略得当,能够以小写大,游刃有余。故事从男女主人公年幼青梅竹马写起,前后时间长,事件多。但作者却以简驭繁,巧剪精裁,把笔墨和镜头聚焦在涉及二人婚姻生活的一年中。而完婚的核心情节又成为聚焦镜头中的特写镜头。其余情节则或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于是短短五百字的故事给读者以无限的赏玩咀嚼的空间。
B.《离魂记》篇幅和情节的处理详略得当,能够以小写大,游刃有余。故事从男女主人公年幼青梅竹马写起,前后时间长,事件多。但作者却以简驭繁,巧剪精裁,略写二人婚姻生活的十年,并避而不谈私奔和归家两个核心情节。其余情节则或详细描写,或精心刻画。于是短短五百字的故事给读者以无限的赏玩咀嚼的空间。
C.《离魂记》篇幅和情节的处理详略得当,能够以小写大,游刃有余。故事从男女主人公年幼青梅竹马写起,前后时间长,事件多。但作者却以简驭繁,巧剪精裁,把笔墨和镜头聚焦在涉及二人婚姻生活的五年中。而私奔和归家两个核心情节又成为聚焦镜头中的特写镜头。其余情节则或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于是短短五百字的故事给读者以无限的赏玩咀嚼的空间。
答案:C
38.简述《永遇乐·元宵》的铺叙手法。
A.铺叙手法的运用是此词的突出特点之一。上阕"落日镕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和"元宵佳节,月照花林"三次写景及"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更能消几番风雨"三次设问,就是采用了层层铺叙的手法。下阕写"中州盛日"汴京女子元宵节的赏游,从 "偏重三五"到"弄妆梳洗",再到她们"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的装束与游兴,也是采用铺叙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铺叙手法的运用,使写景更充分,抒情更尽致。
B.铺叙手法的运用是此词的突出特点之一。上阕"落日镕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和"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三次写景及"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三次设问,就是采用了层层铺叙的手法。下阕写"中州盛日"汴京女子元宵节的赏游,从"闺门多暇"到"偏重三五",再到她们"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的装束与游兴,也是采用铺叙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铺叙手法的运用,使写景更充分,抒情更尽致。
C.铺叙手法的运用是此词的突出特点之一。上阕"落日镕金,暮云合璧""槛菊愁烟,吹梅笛怨"和"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三次写景及"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三次设问,就是采用了层层铺叙的手法。下阕写"中州盛日"杭州城女子元宵节的赏游,从"闺门多暇"到"偏重三五",再到她们"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装束与游兴,也是采用铺叙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铺叙手法的运用,使写景更充分,抒情更尽致。
答案:B
五、作文题
39.作文题目:
1)童年
2)后悔药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17: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