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A 网络统考测试系列卷
大学语文试卷A4
一、判断题
1.《哀江南赋序》的作者是鲍照。( )
答案:不正确
2.《山谷集》的作者是王安石。( )
答案:不正确
3.《七哀诗》三首是蔡琰的代表作。( )
答案:不正确
4.秦代除贾谊的几篇文章外,无文可述,故向有"秦无文章"之说。( )
答案:不正确
5.元代中期是元杂剧继续繁荣期和题材风格转化期。( )
答案:正确
6.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主要记述了作者回到老宅的所见所感。( )
答案:正确
7.《墨池记》的作者是王安石。( )
答案:不正确
8."剪灯系列"小说以瞿祐《剪灯新话》为代表( )
答案:正确
9.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 )
答案:正确
10.阅读的主体意识,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阅读量,以及其智力和理论水平成正比。( )
答案:正确
11.《狱中题壁》是戴望舒早期诗歌的代表作。( )
答案:不正确
12.小说《受戒》讲述小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故事。( )
答案:正确
13.李商隐是晚唐诗歌成就最高者。( )
答案:正确
14.行政公文的形式要素包括文头部分、文干部分和文尾部分。( )
答案:正确
15.剧作《狗爷儿涅槃》的作者是魏明伦。( )
答案:不正确
二、选择题
16.不属于宋元讲史话本的作品是( )。
A.《简帖和尚》
B.《新编五代史平话》
C.《三分事略》
D.《大宋宣和遗事》
答案:A
17.登上我国古典诗歌最高峰的是( )。
A.汉代乐府民歌
B.建安诗歌
C.唐代诗歌
D.宋代诗歌
答案:C
18.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的中心线索是( )。
A.长宜子孙
B.三种灯光
C.旧时回忆
D.重返故里
答案:B
19.《诗经·黍离》是一首( )。
A.抒情诗
B.写景诗
C.叙事诗
D.哲理诗
答案:A
20.中唐古文运动提出的创作目标是( )。
A.适应社会需要
B.指陈时弊
C.辅时济世
D.以"务实""劝诫"为主
答案:A
21.和温庭筠齐名的词人是( )。
A.李珣
B.韦庄
C.欧阳炯
D.牛峤
答案:B
22.《郑伯克段于鄢》中最奸诈虚伪的人物是( )。
A.共叔段
B.颖考叔
C.姜氏
D.郑庄公
答案:D
23.20世纪20年代后期效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而兴起的诗派是( )。
A.现代派
B.七月派
C.象征派
D.中国新诗派
答案:C
24.《桃花扇·却奁》中的女主人公是( )。
A.李千金
B.杨玉环
C.杜丽娘
D.李香君
答案:D
2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元代杂剧体制特征表现的是( )。
A.剧本结构
B.音乐体制
C.剧场环境
D.角色与演出体制
答案:C
26.《白毛女》的主要执笔人是丁毅和()。
A.贺敬之
B.郭小川
C.何其芳
D.郭沫若
答案:A
27.沙汀的小说代表作是( )。
A.《金锁记》
B.《华威先生》
C.《寒夜》
D.《在其香居茶馆里》
答案:D
28.写作过程语言的运用指的是( )。
A.语言在单句中的运用
B.语言在语篇、语段中的运用
C.语言在复句中的运用
D.语言在词组中的运用
答案:B
29.下列不属于用典好处的一项是( )。
A.信息量大
B.形象丰富
C.一目了然
D.意境深远
答案:C
30.中国历史上第一套法定的拼音字母是( )。
A.《汉语拼音方案》
B."国际音标"
C."注音字母"
D."威氏拼音"
答案:C
三、古文阅读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庄子·秋水》
31.自以( )
A.自认为
B.自从
答案:A
32.犹( )
A.如同
B.还
答案:A
33.存( )
A.看到
B.存在
答案: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34.当( )
A.应当
B.对
答案:B
35.去日( )
A.过去的岁月
B.外出的日子
答案:A
四、理解与辨析
36.简析《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
A.作为一家之主的周朴园外表强势,努力维持自己在大家族中的威严,但内心情感极其焦灼、隐忍而又充满着无以诉说的痛苦。他始终怀念着30年前的侍萍,但侍萍突然出现使他大吃一惊。他对蘩漪并无多少真爱,更多的是冷漠和应付;全剧最后,四凤和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蘩漪疯了,侍萍痴呆了,而这一切都和他有关,也使他陷入无尽的忏悔之中。
B.作为一家之主的周朴园外表强势,努力维持自己在大家族中的威严,但内心情感极其焦灼、隐忍而又充满着无以诉说的痛苦。他始终怀念着30年前的侍萍,但侍萍突然出现使他欣喜欢悦。他对蘩漪并无多少真爱,更多的是冷漠和应付;全剧最后,四凤和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蘩漪疯了,侍萍痴呆了,而这一切都和他有关,也使他陷入无尽的回忆之中。
C.作为一家之主的周朴园外表强势,努力维持自己在大家族中的威严,但内心情感极其焦灼、隐忍而又充满着无以诉说的痛苦。他始终怀念着30年前的侍萍,但侍萍突然出现使他大吃一惊。他对蘩漪并无多少真爱,更多的是冷漠和应付;全剧最后,四凤和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侍萍疯了,蘩漪痴呆了,而这一切都和他有关,也使他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答案:A
37.简述李白《将进酒》中的自我形象。
A.《将进酒》一诗以想象中的酒后狂言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诗中诗人的形象有外在和内心两方面。从外在形象看,他是一位狂放不羁的人物,他不但要求朋友"杯莫停"听他唱歌,反客为主,而且说出"主人何为言少钱"这样不合常情的话和作出让侍者用"千金裘"换酒之举,充分表现他无拘无束、坦荡豪放的个性。从其内心来看,此诗通过诗人一系列典型的动作,层层揭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理想,他的自信,他的傲岸不屈和不慕功名富贵,以及他的悲愤和无奈,都得以充分的展示。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个不拘礼法、我行我素的诗人自我形象就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B.《将进酒》一诗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诗中诗人的形象有外在和内心两方面。从外在形象看,他是一位狂放不羁的人物,他不但要求朋友烹羊宰牛并陪他喝酒,而且说出"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不合常情的话和作出让侍者用"千金裘"换酒之举,充分表现他无拘无束、坦荡豪放的个性。从其内心来看,此诗通过诗人的慨叹和自白,层层揭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理想,他的自信,他对统治者的愤慨,以及他对朋友的关爱,都得以充分的展示。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豪纵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就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C.《将进酒》一诗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诗中诗人的形象有外在和内心两方面。从外在形象看,他是一位狂放不羁的人物,他不但要求朋友"杯莫停"听他唱歌,反客为主,而且说出"主人何为言少钱"这样不合常情的话和作出让侍者用"千金裘"换酒之举,充分表现他无拘无束、坦荡豪放的个性。从其内心来看,此诗通过诗人的慨叹和自白,层层揭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理想,他的自信,他的傲岸不屈和不慕功名富贵,以及他的悲愤和无奈,都得以充分的展示。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豪纵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就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答案:C
38.简述现代左翼作家的散文创作。
A.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出现了《太白》《水星》《西风》等左翼小品文刊物,集合了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等左翼作家的作品。他们格外看重散文的现实批判性和论战效果,这些杂文往往是政论和艺术散文的结合之作,时代色彩浓烈。40年代,在国统区的桂林,左翼作家还创刊了《语丝》杂志,该刊主要集中了聂绀弩、夏衍、秦似、孟超等杂文作家。
B.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出现了《太白》《芒种》《新语林》等左翼小品文刊物,集合了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等左翼作家的作品。他们格外看重散文的现实批判性和论战效果,这些杂文往往是政论和艺术散文的结合之作,时代色彩浓烈。40年代,在国统区的桂林,左翼作家还创刊了《野草》杂志,该刊主要集中了聂绀弩、夏衍、秦似、孟超等杂文作家。
C.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出现了《太白》《语丝》《论语》等左翼小品文刊物,集合了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等左翼作家的作品。他们格外看重散文的现实批判性和论战效果,这些杂文往往是政论和艺术散文的结合之作,时代色彩浓烈。40年代,在国统区的桂林,左翼作家还创刊了《今天》杂志,该刊主要集中了聂绀弩、秦似、孟超、孟超等杂文作家。
答案:B
五、作文题
39.作文题目:
1)我的祝福
2)运动之乐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