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108|回复: 0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真题系列卷 (1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10 12: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这里

大学语文A 网络统考测试系列卷
大学语文A2
一、判断题
1、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的社会剧显示了很强的平民色彩。( )
答案: 对
2、欧阳予倩的戏剧《潘金莲》用现代眼光重新描述历史人物。( )
答案: 对
3、《李长吉歌诗》是李白的诗集。( )
答案: 错
4、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代表了清代拟话本小说的最高成就。( )
答案: 错
5、魏征多写直言极谏之文。( )
答案: 对
6、《骆驼祥子》是老舍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 )
答案: 错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 )
答案: 对
8、苏轼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格局。( )
答案: 对
9、论证不需要用说明的笔法。( )
答案: 错
10、乐府本是国家音乐机关的名称。( )
答案: 对
11、南朝刘宋时期骈体文正式形成。( )
答案: 对
12、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在幽默中有反讽。( )
答案: 对
13、真实性是小说的本质特征。( )
答案: 错
14、《采莲赋》的作者是萧纲。( )
答案: 对
15、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答案: 对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老舍的戏剧作品是( )。
  A:《月牙儿》
  B:《西望长安》
  C:《老张的哲学》
  D:《二马》
答案: B
2、我国的山水诗大量产生于( )。
  A:西晋时期
  B:东晋时期
  C:晋宋之交
  D:北朝时期
答案: C
3、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主要采用的手法是( )。
  A:对比
  B:夸张
  C:反讽
  D:白描
答案: C
4、诗句"从这一个山脚 / 到那一个山脚 / 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出自( )。
  A:《手推车》
  B:《双桅船》
  C:《光的赞歌》
  D:《灾难的岁月》
答案: A
5、王国维以"画屏金鹧鸪"比喻其词品的词人是( )。
  A:韦庄
  B:温庭筠
  C:李煜
  D:冯延巳
答案: B
6、散文集《锯齿啮痕录》的作者是( )。
  A:巴金
  B:丁玲
  C:流沙河
  D:杨绛
答案: C
7、白居易的号是( )。
  A:青莲居士
  B:淮海居士
  C:香山居士
  D:易安居士
答案: C
8、《红旗谱》的作者是( )。
  A:曲波
  B:刘流
  C:梁斌
  D:李英儒
答案: C
9、属于"艳情系列"小说的作品是( )。
  A:《国色天香》
  B:《剪灯新话》
  C:《夜雨秋灯录》
  D:《觅灯因话》
答案: A
10、重要通知的内容是( )。
  A:重要事项
  B:补充事项
  C:周知事项
  D:紧急事项
答案: A
11、下列作品属于骈体文的是( )。
  A:《五柳先生传》
  B:《兰亭集序》
  C:《北山移文》
  D:《大人先生传》
答案: C
12、《国际音标》公布的时间是( )。
  A:1918年
  B:1958年
  C:1988年
  D:1888年
答案: D
13、《中原音韵》的作者是( )。
  A:钟嗣成
  B:周德清
  C:王实甫
  D:夏庭芝
答案: B
14、苏洵的古文代表作是( )。
  A:《六国论》
  B:《朋党论》
  C:《墨池记》
  D:《祭欧阳文忠公文》
答案: A
15、唐代获"诗仙"之称的诗人是( )。
  A:杜甫
  B:李白
  C:李贺
  D:杜牧
答案: B

三、古文阅读
  二公之贤, 其<u>讲</u>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u>就尽</u>之卒,战百万<u>日滋</u>之师,蔽遮江淮,<u>沮遏</u>其势,天下之不亡,<u>其</u>谁之功也?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1)、讲( )
  A:讲解
  B:谋划
答案: B
(2)、就尽( )
  A:将近
  B:完全
答案: A
(3)、日滋( )
  A:每日得到滋养
  B:日益增多
答案: B
(4)、沮遏( )
  A:阻止,遏制
  B:沮丧,晦气
答案: A
(5)、其( )
  A:其他
  B:发语词
答案: B

四、问答题
1、简述《诗经·黍离》的结构和抒情方式。
  A:《诗经·黍离》采用了重章复沓的结构和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全诗三章大体相同,只换了六个字。从"苗"到"实"到"穗",说明时间之长久,并通过重章加强抒情性;诗中又以"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三种状态,说明心情的痛苦程度,复沓中有变化;诗中又以"知我者谓我心忧......此何人哉"为主旋律,三章完全重复,突出心忧和无奈。全诗通过不厌其烦的重复,于含蓄不露之中把未曾直言的生不逢时之情抒写尽致。
  B:《诗经·黍离》采用了重章复沓的结构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全诗三章大体相同,只换了六个字。从"苗"到"穗"到"实",说明时间之长久,并通过重章加强抒情性;诗中又以"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三种状态,说明心情的痛苦程度,复沓中有变化;诗中又以"知我者谓我心忧......此何人哉"为主旋律,三章完全重复,突出心忧和无奈。全诗通过重章复沓的方式反复咏叹,于直白的语言之中把强烈的悲愤之情抒写尽致。
  C:《诗经·黍离》采用了重章复沓的结构和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全诗三章大体相同,只换了六个字。从"苗"到"穗"到"实",说明时间之长久,并通过重章加强抒情性;诗中又以"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三种状态,说明心情的痛苦程度,复沓中有变化;诗中又以"知我者谓我心忧......此何人哉"为主旋律,三章完全重复,突出心忧和无奈。全诗通过重章复沓的方式反复咏叹,于含蓄不露之中把未曾直言的家国兴亡之情抒写尽致。
答案: C
2、简述清代中叶杂剧和传奇逐步衰落的基本情况。
  A:康熙五十八年到嘉庆二十五年,以杂剧和传奇为中心的戏曲创作日渐衰落,剧坛最重要的动向是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声腔衰落和以乱弹为代表的花部声腔的崛起。创作和演出的脱离终于使传奇创作向诗文复归,并逐渐退出了文学舞台。
  B:康熙五十八年到嘉庆二十五年,以杂剧和传奇为中心的戏曲创作日渐衰落,剧坛最重要的动向是以乱弹为代表的花部声腔衰落和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声腔的崛起。创作和演出的脱离终于使传奇创作向诗文复归,并逐渐退出了文学舞台。
  C:康熙五十八年到嘉庆二十五年,以杂剧和传奇为中心的戏曲创作日渐衰落,剧坛最重要的动向是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声腔衰落和以乱弹为代表的花部声腔的崛起。创作和演出的融合脱离终于使传奇创作被诗文所淘汰,并逐渐退出了文学舞台。
答案: A
3、简述文体的特征及其划分。
  A:文体的特征及其划分,是文体构成的诸因素随历史的发展、积淀,在不同程度上的融合而形成的绝对的灵活状态和相对的规定性。每一种文体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功能。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B:文体的特征及其划分,是文体构成的诸因素随历史的发展、积淀,在不同程度上的变异而形成的相对的稳定状态和相对的规定性。每一种文体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功能。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C:文体的特征及其划分,是文体构成的诸因素随历史的发展、积淀,在不同程度上的变异而形成的相对的稳定状态和相对的灵活性。每一种文体都有与其他文体共同的表达功能。它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答案: B
4、简析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中"长宜子孙"的含义。
  A:"长宜子孙"原本是指旧式大家庭希望先辈建立起的家业,包括大家庭的伦理、礼仪以及财富能被妥善继承,并使儿孙们继续能够享有富足、舒适的生活。作为在黑夜里呼号的人,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却从理想和情感两个层面彻底否定了它。
  B:"长宜子孙"原本是指旧式大家庭希望先辈建立起的家业,包括大家庭的伦理、礼仪以及财富能被妥善继承,并使儿孙们继续能够享有富足、舒适的生活。作为在黑夜里呼号的人,作者在这篇散文中,从情感层面肯定了它,却又从理想层面否定了它。
  C:"长宜子孙"原本是指旧式大家庭希望先辈建立起的家业,包括大家庭的伦理、礼仪以及财富能被妥善继承,并使儿孙们继续能够享有富足、舒适的生活。作为在黑夜里呼号的人,作者在这篇散文中,从理想层面肯定了它,却又情感从层面否定了它。
答案: A

五、作文
作文题目:
1)说"自尊";
2)成才之路。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