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A 网络统考测试系列卷
大学语文A1
一、判断题
1、温庭筠是花间词派之祖。( )
答案: 对
2、高适的边塞诗更富浪漫主义精神。( )
答案: 错
3、1949年以后,老舍的戏剧创作数量远远超过小说。( )
答案: 对
4、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文见长。( )
答案: 对
5、关汉卿的历史剧以《救风尘》《望江亭》等为代表。( )
答案: 错
6、郭沫若"五四"时期的诗歌也有缺少节制、过于散漫的问题。( )
答案: 对
7、宋代伎艺的"说话"就是讲故事。( )
答案: 对
8、词的曲调名谓之词牌。( )
答案: 对
9、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道"。( )
答案: 对
10、"桌子"中的"桌"是词缀。( )
答案: 错
11、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顺应也引领了"老上海怀旧潮"。( )
答案: 对
12、"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陈琳。( )
答案: 错
13、《干校六记》是杨绛的散文作品。( )
答案: 对
14、真实是日记的本质特征。( )
答案: 对
15、萧纲的《晚春赋》《采莲赋》都是不乏审美价值的辞赋作品。( )
答案: 对
二、选择题
1、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是( )。
A:齐、鲁、郑、韩
B:齐、赵、燕、毛
C:齐、鲁、毛、韩
D:毛、郑、燕、韩
答案: C
2、描写是用( )。
A:语言陈述
B:语言造型
C:语言解说
D:语言说服
答案: B
3、鲁迅的记叙性散文集是( )。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两地书》
答案: B
4、茅盾展示"现代青年"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各种表现的小说是( )。
A:《蚀》
B:《子夜》
C:《锻炼》
D:《林家铺子》
答案: A
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出自( )。
A:《张中丞传后叙》
B:《始得西山宴游记》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前赤壁赋》
答案: D
6、力主词"别是一家"的词人是( )。
A:苏轼
B:秦观
C:李清照
D:辛弃疾
答案: C
7、牛汉所属的诗派是( )。
A:现代派
B:七月派
C:朦胧诗
D:九叶诗人
答案: B
8、关于《雷雨》中的蘩漪,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富于"雷雨"气息
B:从丈夫那里得到真爱
C:性格上果敢阴鸷
D:厌倦了阴沉的家庭生活
答案: B
9、《桃花扇》的作者是( )。
A:李玉
B:李渔
C:洪昇
D:孔尚任
答案: D
10、现代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 )。
A:语序和虚词
B:语序和实词
C:实词和虚词
D:语序和动词
答案: A
11、"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的情感关系是( )。
A:父子
B:兄弟
C:姐弟
D:姐妹
答案: C
12、山谷道人就是( )。
A:黄庭坚
B:王安石
C:苏轼
D:林逋
答案: A
13、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庄子》
答案: D
14、初唐时期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比兴传统的诗人是( )。
A:杜审言
B:陈子昂
C:李世民
D:骆宾王
答案: B
15、下列不属于晚唐传奇小说集的是( )。
A: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
B:李玫《纂异记》
C:袁郊《甘泽谣》
D:裴铏《传奇》
答案: A
三、古文阅读
项羽乃<u>悉</u>引兵渡河,皆沈船,破<u>釜</u> <u>甑</u>,烧庐舍,<u>持</u>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u>还心</u>。
《史记·项羽本纪》
(1)、悉( )
A:知道
B:全,尽
答案: B
(2)、釜( )
A:锅
B:同"斧"
答案: A
(3)、甑( )
A:一种盛酒的器皿
B:一种做饭用的陶器
答案: B
(4)、持( )
A:携带
B:支持
答案: A
(5)、还心( )
A:心理踏实
B:后退的打算
答案: B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A:《十四行集》完全采用古典诗词韵律,将十四行诗这种传统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它的成功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能力消化外来形式,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在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以至在整个现代文学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B:《十四行集》采用文白相间的语言,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它的成功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能力消化外来形式,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浪漫、单纯与从容,以及在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20世纪30年代文学,以至在整个现代文学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C:《十四行集》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它的成功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能力消化外来形式,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在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20世纪40年代文学,以至在整个现代文学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答案: C
2、简述《红楼梦·宝玉挨打》一节的情节铺垫。
A:在宝玉挨打之前,作者为这一高潮的到来作了精心的铺垫,用以制造气氛,贯通情节。作者重点铺叙了三件事:第一件,秦可卿之死。第二件,贾政命宝玉会见来访的贾雨村,宝玉"竟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仍是葳葳蕤蕤"的。第三件,忠顺王府来索要做小旦的琪官。
B:在宝玉挨打之前,作者为这一高潮的到来作了精心的铺垫,用以制造气氛,贯通情节。作者重点铺叙了三件事:第一件,金钏儿之死。第二件,贾政命宝玉会见来访的贾雨村,不想宝玉夸夸其谈,把贾雨村抢白得无地自容。第三件,忠顺王府来索要做小旦的琪官。
C:在宝玉挨打之前,作者为这一高潮的到来作了精心的铺垫,用以制造气氛,贯通情节。作者重点铺叙了三件事:第一件,金钏儿之死。第二件,贾政命宝玉会见来访的贾雨村,宝玉"竟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仍是葳葳蕤蕤"的。第三件,忠顺王府来索要做小旦的琪官。
答案: C
3、简述《张中丞传后叙》的思想意义。
A:文章热情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抗击安史之乱叛军而为国捐躯的英雄,痛斥了无耻之徒和奸佞小人,表现了作者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在藩镇嚣张的中唐,韩愈敢于伸张正义、抨击邪恶,表现出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B:文章热情歌颂了张籍、许浑、南霁云等为抗击安史之乱叛军而为国捐躯的英雄,痛斥了无耻之徒和奸佞小人,表现了作者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在安史叛军十分嚣张的中唐,韩愈敢于伸张正义、抨击邪恶,表现出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C:文章热情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抗击外族入侵而为国捐躯的英雄,痛斥了无耻之徒和奸佞小人,表现了作者反对外族入侵、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在外族入侵者气焰嚣张的中唐,韩愈敢于伸张正义、抨击邪恶,表现出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答案: A
4、简述训诂学的内涵。
A:训诂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标注语音和研究字形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所谓"训诂",也称"训故""故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训";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诂"。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宋代。
B:训诂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词语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所谓"训诂",也称"训故""故训",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是在清代。
C:训诂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词语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所谓"训诂",也称"训故""故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训";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诂"。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是在清代。
答案: C
五、作文
作文题目:
1)求知路上;
2)守望明天。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