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流动资产进行评估时,所选择的评估基准日应尽可能在( )。
A:会计期初
B:会计期末
C:评估协议签定日
D:评估报告提交日
法律或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收益年限的,可按法定有效期限与收益年限( )的原则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
A:孰短
B:孰长
C:相加
D:相减
某宗工业用地最高出让年限为40年,实际转让年限为36年,若还原利率为9%,则年限修正系数为( )。
A:0.992
B:0.986
C:0.981
D:0.930
剩余法属于一种( )。
A:加和法
B:积算法
C:类比法
D:倒算法
被评估债券为4年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面值总额为10000元,年利率为18%,不计复利,评估时该债券的购人时间已满3年,当年的国库券利率为10%,评估人员通过对债券发行企业了解认为,应该考虑2%的风险报酬率。则该债券的评估值最可能是( )。
A:15400元
B:17200元
C:11800元
D:15358元
企业的长期投资是指( )的长期投资。
A:实物资产
B:证券资产
C:无形资产
D:前3种情况全包括
从本质上讲,企业评估的真正对象是( )。
A:企业的生产能力
B:企业的全部资产
C:企业整体资产
D:企业整体获利能力
某企业1月初预付了全年房屋租金90万元,当年5月1日对该企业进行评估时,该预付费用的评估值为( )。
A:35万元
B:60万元
C:45万元
D:30万元
从长期来看,土地的价格具有( )趋势。
A:上涨
B:下降
C:不变
D:波动
E:平稳
路线价是指标准深度上数宗土地的( )。
A:最高单价
B:最低单价
C:平均单价
D:标准单价
确定待摊费用的价值,实际上是确定其( )的价值。
A:实体资产
B:非实体资产
C:某种权利
D:A或C
被评估设备的设计总使用年限为12年,现已使用5年,该设备的实际使用强度超过正常使用强度50%,该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应为( )。
A:7年
B:9.5年
C:4.5年
D:5年
某企业对3年前购进的某种库存材料进行评估。经核实,该材料数量为70吨,评估时该种材料市场上已经脱销,但有与被评估材料相类似的替代品材料销售,其价格为200元/吨,经调查分析,替代品材料的单位价格比被评估材料高20%。则被评估材料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
A:16800元
B:11600元
C:12600元
D:15400元
对经过技术改造的设备进行评估,应根据技术改造的程度适当( )。
A:增加其实际已使用年限
B:减少其实际已使用年限
C:增加其名义已使用年限
D:减少其名义已使用年限
一个潜在投资者在投资某项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购建该项资产的( )。
A:历史购建成本
B:现行购建成本
C:实际购建成本
D:客观购建成本
建筑物的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 )等造成的建筑物功能不足或浪费形成的价值损失。
A:建筑物用途与使用强度不合理
B:建筑物使用年限已久
C:建筑物设计以及结构上的缺陷
D:建筑物的装修、设备与总体功能不协调
E:外界条件变化,影响建筑物效用的发挥
运用收益法评估地产价格时,还原利率的测算方法有( )。
A:用行业平均收益率作为还原利率
B:用土地个别收益率作为还原利率
C:通过安全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值确定
D:采用市场上类似土地纯收益与价格的比率确定
E:用地区平均收益率作为还原利率
土地的“三通一平”包括( )。
A:通路
B:通讯
C:通电
D:通水
E:土地平整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资产评估价值的区别有( )。
A:价值含义不同
B:评估结果不同
C:评估目的不同
D:评估对象不同
E:考虑因素不同
收益法中的折现率一般应包括( )。
A:无风险报酬率
B:风险报酬率
C:通货膨胀率
D:企业收益率
E:行业收益率
资产评估目的对( )的选择具有制约作用。
A:评估主体
B:评估对象
C:评估方法
D:评估程序
E:价值类型
采用打分法估测建筑物成新率的关键是( )。
A:打分标准是否合理
B:建筑物使用强度是否正常
C:建筑物用途是否合理
D:评估人员的打分水平是否较高
E:成新率评分修正系数确定的是否合理
影响地产价格的区域因素包括( )。
A:区域位置
B:交通条件
C:基础设施条件
D:环境质量
E:规划限制
建筑物评估时需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 )。
A:产权状况
B:基础设施状况
C:位置与环境
D:交通状况
E:建筑物本身状况
采用最直接的方法,用于评估企业净资产价值的收益额应选择( )。
A:利润总额
B:净利润
C:利税总额
D:营业利润
E:净现金流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