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递延资产评估的主要依据是( )。
A:递延资产是否已经摊销
B:递延资产未来可产生效益的时间
C:递延资产是否存在
D:递延资产是否真实、准确
资产评估报告的有效期为( )。
A:一年
B:一年半
C:二年
D:三年
根据最有效使用原则,在城市闹市区的临街土地,其最佳用途应为( )。
A:工业
B:商业
C:交通运输
D:公用事业
E:住宅
产成品评估中的成本法是根据清查核实后的产成品的实有数量乘以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或社会平均成本在加上合理( )确定产成品的评估值。
A:利息
B:税金
C:费用
D:利润
某企业1月初预付了全年房屋租金90万元,当年5月1日对该企业进行评估时,该预付费用的评估值为( )。
A:35万元
B:60万元
C:45万元
D:30万元
一个潜在投资者在投资某项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购建该项资产的( )。
A:历史购建成本
B:现行购建成本
C:实际购建成本
D:客观购建成本
已知资产的价值与功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重置全新机器设备一台,其价值为5万元,年产量为500件,现知被评估资产年产量为400件,其重置成本为( )。
A:4万元
B:5万元
C:4万元~5万元
D:无法确定
货币资金按其( )进行评估。
A:重置价值
B:市场价格
C:清算价格
D:账面价值
建筑密度是指一块土地上( )与全部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A:建筑面积
B:底层建筑面积
C:总建筑面积
D:总使用面积
E:净使用面积
剩余法属于一种( )。
A:加和法
B:积算法
C:类比法
D:倒算法
运用市场法评估产成品价值可按( )公式进行评估计算。
A:产成品实有数量×含税销售价格
B:产成品实有数量×不含税销售价格
C:产成品实有数量×含税销售价格-销售费用
D:产成品实有数量×不含税销售价格-销售费用
假定社会平均资金收益率为12%,无风险报酬率为10%,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的比率为2,被评估企业长期负债占全部投资资本的比重为60%,债务资本成本为10%,所有者权益占投资资本的40%,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为( )。
A:11.6%
B:11.2%
C:14%
D:12%
资产评估报告书是受托评估机构提供的( )的意见。
A:评估过程
B:评估目的
C:评估方法
D:资产作价
从事资产评估的人员和机构在利益及利害关系上与资产交易各当事人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这是资产评估公正性的( )。
A:组织基础
B:技术基础
C:行为基础
D:原则基础
收益法适用于( )土地的估价。
A:工商企业
B:学校
C:公园
D:机关
机器设备评估现场勘察的具体包括( )。
A:清查核实评估对象
B:填写机器设备评估申报明细表
C:对机器设备进行技术鉴定
D:对机器设备进行分类
E:合理安排评估人员
无形资产的形式特征包括( )。
A: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
B:无形资产能为拥有者取得经济效益
C:无形资产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D: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提供的未来收益大
E:无形资产的风险大
建筑物评估的特点包括( )。
A:房地合估
B:房地分估
C:建筑物产权受土地使用权年限制约
D:土地使用权年限受建筑物产权制约
E:建筑物产权不受土地使用权年限制约
收益途径的基本参数包括( )。
A:收益额
B:收益风险
C:折现率
D:收益期限
E:收益时点
决定和影响资产效用的因素包括( )。
A:资产的价值
B:资产的使用价值
C:资产的使用空间
D:资产的使用方式
E:资产的交换价值
对于评估人员而言,下列符合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的有( )。
A:不应以个人的名义接受委托
B:不应以评估机构的名义接受委托
C:不得通过降低受费标准承揽业务
D:不能为多个评估目的进行评估
E:不得承揽无力完成的评估业务
下列属于产权变动类资产评估目的的有( )。
A:企业兼并
B:资产重组
C:企业租赁
D:资产抵押
E:财产纳税
采用收益途径进行资产评估的基本前提包括( )。
A:被评估资产的未来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B: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C:被评估资产产权清晰
D: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E:被评估资产处于公开市场中
采用打分法估测建筑物成新率的关键是( )。
A:打分标准是否合理
B:建筑物使用强度是否正常
C:建筑物用途是否合理
D:评估人员的打分水平是否较高
E:成新率评分修正系数确定的是否合理
运用收益法评估地产价格时,还原利率的测算方法有( )。
A:用行业平均收益率作为还原利率
B:用土地个别收益率作为还原利率
C:通过安全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值确定
D:采用市场上类似土地纯收益与价格的比率确定
E:用地区平均收益率作为还原利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