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各项中,既属于非折现指标又属于反指标的是( )。
A:投资利润率
B:静态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原始投资回收率
保本定价法属于( )
A: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B: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C: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D:定价策略
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
以下不属于不确定分析的为( )
A:敏感性分析
B:概率分析
C:非概率分析
D:决策分析
将广义的成本控制区分为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
A:成本控制的时间
B:成本控制的原理
C:成本控制的手段
D:成本控制的对象
将广义的成本控制区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
A:成本控制的时间
B:成本控制的原理
C:成本控制的手段
D:成本控制的对象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应选为成本目标的是( )。
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过去的标准成本
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
A:净现值率
B: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是( )
A:判断分析法
B:算术平均法
C:回归分析法
D:平滑指数法
如果某长期投资项目的原始总投资与投资总额之间存在数量差异,则意味着该项目一定( )。
A:存在流动资金投资
B:存在资本化利息
C:采取分次投入方式
D:采取一次投入方式
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
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
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
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旦提高折现率,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 )。
A:净现值率
B:投资利润率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回收期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 000元,直接人工11 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 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 800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 000元的目标利润。按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的目标售价是( )
A:169.6
B:172
C:164
D:160
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 )。
A:直接材料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某企业销售量为不确定因素,有可能达到1 000件或1 100件。已知达到1 000件的概率为0.4,则销售量的期望值等于( )
A:400件
B:440件
C:1 050件
D:1 060件
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以下类型:即( )
A:战术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敏感性分析的前提是( )
A:有限因素
B:因素不相关
C:相同变动幅度
D:影响效果相同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的具体假定包括( )
A:销售量为常数
B:企业正常盈利
C:因素单独变动
D:单价为常数
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A: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单价
B: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销售量
C: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固定成本
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内部经济仲裁委员会工作内容包括( )
A:调解经济纠纷
B:对无法调解的纠纷进行裁决
C:办理内部交易结算
D:办理内部责任结转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 )。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D:成本差异的分配
如果企业在某期发生了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就意味着该期完全成本法 ( )
A:与变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出现了差异
B:期末存货吸收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出现了差异
C:营业利润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的水平不同
D:利润表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表的格式不同
E:与变动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不同
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区别是( )
A:性质不同
B:最终结果不同
C:对象不同
D:过程不同
某产品单价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计划产销量600件,要实现400元的利润,应( )
A:减少固定成本600元
B:提高单价1元
C:提高产销量200件
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1元
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 )
A:直接材料
B:职工的工资
C:单独核算的包装物成本
D: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