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162|回复: 0

地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二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C: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全体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两种不同的道路
B:两种不同的状态
C:两种不同的方式
D:两种不同的结果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____。
A: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B:直观的反映论
C:被动的反映论
D:先验论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商品的两因素是____。
A:使用价值和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
A:平等互利的关系
B:互利互惠的关系
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____。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
D: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
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____。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____。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哲学基本问题是____。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C:精神与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____。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____。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民主自由
B:提倡人本主义
C:反对封建束缚
D:利己主义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_。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物质资料生产
B:生产社会化
C:固定资本更新
D:资本主义私有制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_。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特征____。
A:落后性与消极性
B:深刻性与彻底性
C:群众性与广泛性
D:自觉性与主动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____。
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____。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D: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0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