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巷道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 )。
A:围岩强度
B:应力集中程度
C:原始应力大小
D:巷道支架的支撑力
压性断层主要指( )。
A:压逆性断层
B:张性断层
C:逆掩断层
D:剪性断层
岩体赋存环境包括( )。
A:残余应力
B:地应力
C:地下水
D:地温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
A:岩体的完整性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岩石按照成因分( )等类型。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岩石的破坏形式主要有( )。
A:挤压破坏
B:断裂破坏
C:流变破坏
D:撞击破坏
地应力直接测量法包括( )。
A:扁千斤顶法
B:水力致裂法
C:刚性包体应力计法
D:声发射法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包括( )。
A:塑型变形
B:法向变形
C:剪切变形
D:抗剪强度
岩石蠕动变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A:岩性及构造因素
B:压力级因素
C:围压的影响
D:温度、湿度的影响
描述岩石流变性质的流变方程主要有( )。
A:蠕变方程
B:松弛方程
C:塑性方程
D:弹性后效方程
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
A: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B:岩体中含有水
C: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D: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体完整性确定是依据( )。
A:RQD
B:节理间距
C:节理密度
D:岩体完整性指数或岩体体积节理数
岩石的弹性模量一般指( )。
A: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
B:割线模量
C:切线模量
D:割线模量、切线模量及平均模量中的任一种
地下开挖体得变形和破坏,除于岩体内得初始应力状态和洞形有关外,主要取决( )。
A:围岩的岩性
B:围岩的结构
C:围岩的岩性及结构
D:围岩的大小
岩浆岩体产生的裂隙一般是张开的,从冷却表面向深处一般为数米到多少米?( )。
A:10-20m
B:5-10m
C:10-15m
D:20-25m
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
A:它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它认为材料的破坏是由于拉应力所致
C:它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特征
D:它没有考虑岩石中的大量身长裂隙及其相互作用
对片麻岩渗透系数与应力关系得试验表明当应力变化范围为5MPa时,岩体渗透系数相差( )倍。
A:20
B:70
C:100
D:50
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当岩石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且比较大的时候,一般应将岩石考虑为( )。
A:弹性体
B:塑性体
C:弹塑性体
D:完全弹性体
世界上测定原岩应力最深测点已达( )。
A:2000m
B:3000m
C:4000m
D:5000m
结构面组数越多,岩体越接近于各向异性。
A:错误
B:正确
边坡变形与破坏得首要原因,在于边坡中存在得各种形式得结构体。
A:错误
B:正确
在力学处理上,弱面不仅能承受压缩及剪切作用,还能承受拉伸作用。
A:错误
B:正确
流变模型元件串联组合时,各元件满足应变相等,应力相加关系。
A:错误
B:正确
椭圆断面巷道,其长轴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时,周边受力条件最差。
A:错误
B:正确
岩石抗压强度值的离散系数越大,说明岩石抗压强度平均值的可信度越高。
A:错误
B:正确
随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围岩变形将明显增大。
A:错误
B:正确
塑性变形与静水应力无关,只与应力偏量有关,与剪应力有关。
A:错误
B:正确
岩石限制性剪切强度不是固定值,与剪切面上作用的正压力有关。
A:错误
B:正确
对无粘聚力的松散体,由地表开始侧压力即与深度成线性增长。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