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性肾炎限盐饮食每日供盐 
A:0.5~1g 
B:1~2g 
C:2~3g 
D:3~4g 
E:4~5g 
 
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患儿,男性,3岁,生后半年发现智能发育落后,反复惊厥,且尿有鼠尿臭味,体检:目光呆滞,毛发棕黄,心肺正常,四肢肌张力高,膝腱反射亢进,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该患儿可能诊断为 
A:苯丙酮尿症 
B:半乳糖血下 
C:高精氨酸血症 
D:组氨酸血症 
E:肝糖原累积症 
 
生后6个月,婴儿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来自母体的IgG浓度下降,而自身合成IgG的能力又不足 
B:来自母体的IgM浓度下降,而自身合成IgM的能力又不足 
C:白细胞吞噬功能不足 
D:来自母体的钙离子及其他微量元素储备不足 
E:皮肤、粘膜娇嫩,屏障机能差 
 
患儿1岁,生后半年经常呕吐,且逐渐发现智能及体格发育均低于同龄儿,尿有霉臭味,近一个月经常抽搐发作,体检:表情呆滞,毛发棕黄,面部见湿疹,皮肤白皙,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应采取的措施是 
A:观察,抽搐时给予止抽搐药物 
B:口服甲状腺素片 
C:静推10%葡萄糖酸钙,同时口服维生素D 
D:限制苯丙氨酸摄入量 
E:口服碘化钾 
 
3个月内的小儿患化脓性脑膜炎的典型表现是 
A:拒食吐奶,面色青灰 
B:嗜睡,凝视,尖叫 
C:惊厥 
D:脑膜刺激征常阳性 
E:以上都不是 
 
1周岁小儿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以下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但除外 
A:感染 
B:电解质紊乱 
C:血栓形成 
D:肾上腺危象 
E:营养不良 
 
10个月男婴,于10月份发生腹泻,伴发热,轻咳,呕吐,大便镜检见脂肪滴,白细胞0~2/HP。其最常见的病原体为 
A:腺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诺沃克病毒 
 
婴儿腹泻重度脱水时,首选下列哪种液体 
A:生理盐水 
B:2:1等渗液 
C:11.2%乳酸钠 
D:1.4%碳酸氢钠 
E:10%葡萄糖溶液 
 
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出现临床症状的年龄多在 
A:出生时 
B:1岁以后 
C:2岁以后 
D:3岁以后 
E:4岁以后 
 
处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是 
A:使用白蛋白 
B:使用血浆 
C:光照疗法 
D:使用能量合剂 
E:以上都不是 
 
关于低渗性脱水错误的是 
A:电解质的损失比水多 
B:血浆渗透压降低 
C:血清钠<130mmol/L 
D: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而细胞内液高渗 
E:脱水症状重 
 
营养不良患儿的最初表现是 
A:皮下脂肪的减少 
B:消瘦 
C:体重不增 
D:精神不振 
E:血浆蛋白下降 
 
控制小儿惊厥的首选药物是 
A:安定 
B:鲁米那 
C:10%水合氯醛 
D:苯妥英钠 
E:硫喷妥钠 
 
女婴9个月,腹泻2天,轻度脱水,轻度酸中毒,在无明显呕吐、腹胀时,第一天补液首选 
A:3:2:1溶液静脉滴注 
B:2:1溶液静脉滴注 
C:4:3:2溶液静脉滴注 
D:ORS溶液 
E:以上都不是 
 
小儿时期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为 
A:洋地黄毒甙 
B:地高辛 
C:毛花甙丙C(西地兰) 
D:毒毛花子甙K 
E:多巴胺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低渗性脱水特点的是 
A:失钠大于失水 
B:主要为细胞外液减少 
C:易出现休克 
D:粘膜干燥,口渴重 
E:多见于营养不良小儿 
 
肾病综合征激素中程疗法时间为 
A:8~12周 
B:4~6个月 
C:6~9个月 
D:9~12个月 
E:1~1.5年 
 
小儿肺炎一般采用鼻前庭给氧,氧浓度一般不超过 
A:20% 
B:30% 
C:40% 
D:50% 
E:60% 
 
小儿病房最适宜的床位数是 
A:20~30张 
B:30~40张 
C:40~50张 
D:50~60张 
E:60~70张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的的浓度为 
A:120~140mmol/L 
B:130~150mmol/L 
C:135~145mmol/L 
D:145~150mmol/L 
E:120~160mmol/L 
 
1岁小儿,患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经2周治疗,体温下降又复升,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应考虑可能并发 
A:脓胸 
B:败血症 
C:肺大泡 
D:毒血症 
E:心力衰竭 
 
小儿心脏听诊可闻及生理性杂音,其特点如下,但其中一点例外 
A:位于心尖区或肺动脉瓣区 
B:可伴轻度震颤 
C:卧位比坐位清楚 
D:性质柔和,一般为Ⅰ~Ⅱ级 
E:杂音局限不传导 
 
在处理小儿惊厥发作时,首先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措施 
A:立即送入抢救室 
B:立即解松衣领,平卧头侧位 
C: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D:手心和腋下放入纱布 
E: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 
 
新生儿期是指 
A:出生至27天 
B:出生至28天 
C:出生至30天 
D:出生至40天 
E:出生至50天 
 
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的年龄约为 
A:0.5岁 
B:1岁 
C:1.5岁 
D:2岁 
E:2.5岁 
 
ABO溶血病可在第一胎发病,因自然界的ABO抗原可使“O”型妇女血清中含有 
A:IgA抗A或抗B抗体 
B:IgD抗A或抗B抗体 
C:IgE抗A或抗B抗体 
D:IgG抗A或抗B抗体 
E:IgM抗A或抗B抗体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以发现 
A:贫血 
B:关节融合 
C:类风湿因子阳性 
D:虹膜睫状体炎 
E:关节半脱位 
 
动脉导管未闭X线检查哪项不正确 
A:导管细的患者可无异常发现 
B:分流量大的患者左室、左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 
C:肺血增多 
D:肺门舞蹈 
E:主动脉影缩小 
 
重症肺炎合并腹胀主要是由于 
A:低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消化不良 
D:中毒性肠麻痹 
E:代谢性酸中毒 
 
护理婴儿腹泻患儿时,哪项措施不正确 
A:详细记录出入水量 
B:加强臀部护理 
C:腹胀时应注意有无低钾血症 
D:急性腹泻早期应使用止泻剂 
E:呕吐频繁者应禁食补液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中属于 
A:一般治疗 
B:替代治疗 
C:免疫重建 
D:基因治疗 
E:手术治疗 
 
法洛四联症患儿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 
A:肺动脉狭窄程度 
B:主动脉骑跨与右室肥厚程度 
C:患儿年龄 
D:血液粘滞度 
E:病程长短 
 
下述哪一项关于早产儿的描述是错误的? 
A:乳腺无结节 
B:指(趾)甲未达到指(趾)尖 
C:耳壳软,可折叠 
D:睾丸已下降 
E:足底纹理少 
 
诊断急性呼吸衰竭可做血气分析,那么它的判断标准是指动脉血氧分压(PaO2) 
A:小于等于3.65kPa 
B:小于等于4.65kPa 
C:小于等于5.65kPa 
D:小于等于6.65kPa 
E:小于等于7.65kPa 
 
肺动脉狭窄X线检查可见 
A:右房、右室大 
B:左、右室大,左房右房也大 
C:左房、左室大 
D:左、右室大、左房也大 
E:右室大 
 
前囟闭合的年龄是 
A:新生儿 
B:8个月 
C:1岁 
D:1~1.5岁 
E:2~2.5岁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典型脑脊液表现是 
A:压力高,细胞数高,中性高,蛋白高,糖减低,氯化物低 
B:压力高,细胞数正常,中性高,蛋白正常,糖减低,氯化物正常 
C:压力不高,细胞数正常,中性高,蛋白正常,糖减低,氯化物正常 
D:压力稍高,细胞数高,中性高,蛋白高,糖正常,氯化物正常 
E:压力不高,细胞数正常,中性高,蛋白高,糖减低,氯化物正常 
 
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感染 
C:电介质紊乱 
D:血栓形成 
E:心源性休克 
 
股静脉穿刺拔针后需压迫穿刺点 
A:1分钟左右 
B:5分钟左右 
C:10分钟左右 
D:15分钟左右 
E:20分钟左右 
 
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的临界值是 
A:血浆白蛋白小于40g/L 
B: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 
C:血浆白蛋白小于20g/L 
D:血浆白蛋白小于15g/L 
E:血浆白蛋白小于10g/L 
 
重型腹泻患儿,呕吐较频繁,腹胀明显,需要禁食,一般不应超过 
A:24h 
B:12h 
C:10h 
D:8h 
E:6h 
 
川崎病降低体温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保证病室适当的温、湿度 
B:鼓励患儿多饮水 
C: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D:给予普食 
E: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苯丙酮尿症最突出的临床特点是 
A:皮肤白皙 
B:智力低下 
C:伴有惊厥 
D:肌张力减低 
E:头发黄褐色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1周后全身症状明显好转,但前囟门又复隆起,头围渐大,惊厥,双眼下视,体温与脑脑脊液正常。可考虑为 
A:并发硬脑膜下积液 
B:并发脑积水 
C:并发中毒性脑病 
D:继发病毒性脑膜炎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项不是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A:肾静脉栓塞 
B:原发性腹膜炎 
C:低钙抽搐 
D:低血容量 
E:循环充血 
 
关于婴儿期的划分,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出生~生后满6个月 
B:出生~生后满10个月 
C:出生~生后满12个月 
D:出生~生后满15个月 
E:出生~生后满18个月 
 
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患肠道感染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 
A:IgA 
B:IgG 
C:sIgA 
D:IgE 
E:淋巴细胞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大肠杆菌 
B:肺炎双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轮状病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