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指数包括(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下列数据中哪个是定比尺度衡量的数据()。
A:性别
B:年龄
C:籍贯
D:民族
进行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划分各组组限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各组组距
D:计算各组组中值
假设检验和抽样估计的不同和联系:(甲)都是对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推断,都是运用概率估计来得到自己的结论;(乙)前者需要事先对总体参数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已知的抽样分布规律确定可以接受的临界值;(丙)后者无须事先对总体数量特征做出假设。它是根据已知的抽样分布规律作出恰当的区间,给定总体参数落在这一区间的概率。( )
A:甲
B:甲丙
C:甲乙
D:乙丙
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
C: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回归估计的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单位与( )。
A:自变量相同
B:因变量相同
C:自变量及因变量相同
D:相关系数相同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乘积关系
D:毫无关系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抽取的乙企业工人数比甲企业工人数多3倍,则重复抽样时随机抽样误差()。
A:乙企业较大
B:甲企业较大
C:相同
D:不能作出结论
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 )。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各组变量值的构成情况
C:各组标志值的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
调查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10个企业
B: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D: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1.3,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平顶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
A: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
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
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在假设检验中,不能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A: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
B: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如果时间数列共有20年的年度资料,若使用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结果修匀之后的时间数列只有( )。
A:19项
B:18项
C:16项
D:15项
在抽样推断中,可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A:抽样实际误差
B:抽样标准误差
C:非随机误差
D:系统性误差
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平均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时点序列
D:相对数时间序列
非全面调查是指( )。
A:普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现象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相关系数 必须等于1
C:与 必须同方向变化
D:现象间存在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E:相关系数 必须大于0
下列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高校历年的毕业生人数
B:某企业年初职工人数
C: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D:某银行各月初存款余额
E:某地历年的死亡人口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样本,因此( )。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
B:抽样指标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
C: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
D: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E:样本指标称为统计量
描述统计内容包括( )
A:统计数据收集方法
B:数据加工处理方法
C:统计数据显示方法
D: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
E:抽样推断方法
对于时间序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序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
B: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C:序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
D:序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
E: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直线回归方程 中的 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
A: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加值
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 )。
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
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
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D: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
E:在 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
假设检验中,下面五个判断正确的有( )
A:当零假设为假时接受它的概率就是备择假设为真时接受它的概率
B:当零假设为假时接受它的概率就是备择假设为真时拒绝它的概率
C:当零假设为真时接受它的概率就是备择假设为假时拒绝它的概率
D:当零假设为真时拒绝它的概率就是备择假设为假时接受它的概率
E:当备择假设为假时拒绝它的概率等于零假设为假时接受它的概率
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
A:错误
B:正确
一览表是指一份表格上只体现一个调查单位的情况表。()
A:错误
B:正确
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
A:错误
B:正确
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特点决定的。()
A:错误
B:正确
可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
A:错误
B:正确
数量指标是指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A:错误
B:正确
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移动平均项数越多,所得的结果越好。()
A:错误
B:正确
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A:错误
B:正确
广义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
A:错误
B:正确
回归分析中计算的估计标准误就是因变量的标准差。()
A:错误
B:正确
如果两个数列的极差相同,那么,它们的离中程度就相同。( )
A:对
B:错
抽样误差范围愈小,则抽样估计的置信度也愈小。()
A:对
B:错
从狭义上说,指数体系的若干指数在数量上不一定存在推算关系。()
A:错误
B:正确
对一个既定的统计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A:错误
B:正确
质量指标指数是固定质量指标因素,只观察数量指标因素的综合变动。()
A:错误
B:正确
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的前提。()
A:错误
B:正确
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A:错误
B:正确
利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直线回归方程,要求实际测定的所有相关点和直线上的距离平方和为零。()
A:错误
B:正确
由于时点序列和时期序列都是绝对数时间序列,所以,它们的特点是相同的。()
A:错误
B:正确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但却可以对全面调查的资料进行验证和补充。()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