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位分析通常也称为( )。
A:职位描述
B:工作描述
C:工作分析
D:其他
绩效考评的首要程序是( )。
A:确定绩效考评标准
B:制定计划
C:分析评价
D:绩效考评反馈与结果运用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 ),这项规定构筑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A:《劳动法》
B:《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C:《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D:《失业保险条例》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时,许多资方会从工会寻求福利归还或让步。这种谈判被称为( )。
A:集体谈判
B:双方谈判
C:妥协谈判
D:生产率谈判
“组织职责阶段”指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中期
B:20世纪50年代前后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前后
结构工资通常有( )组成部分。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考评还缺乏有效的反馈制度,被考评者既无申辩或补充的机会,也无了解自身表现与组织希望之间吻合程度的机会,使考评失去了改善员工绩效这个重要意义。这反映了( )的问题。
A:考评标准的信度问题
B:绩效考评中的效度问题
C:考评方法问题
D:考评的反馈制度
主要发挥统计报名人数、了解应聘者的最基本情况的作用的征召工具是( )。
A:报名表
B:计算机
C:简历表
D:信息反馈表
职位评价的中心是( )。
A:“事”
B:“人”
C:员工
D:员工能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职能中,( )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前提基础。
A:规划
B:考评
C:调整
D:保持
调查人员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观察和测定。这是职位调查方法中的( )方法。
A:面谈法
B:测量法
C:实地观察法
D:书面调查法
人的动机有多种,同一行为可能具有多种动机。这体现了动机的( )特性。
A:外显性
B:单一性
C:内隐性
D:多样性
动机的产生以( )为基础。
A:需要
B:目标
C:行为
D:没有基础
实行工作工资制的企业在评价工作时,要按照( )的原则。
A:只对人不对工作
B:对人
C:只对工作不对人
D:其他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带薪疗养、休假,发放的员工制服等项目属于( )。
A:改善职工生活的项目
B:职工文化娱乐项目
C:提供各种经济性的福利服务项目
D:教育培训福利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联邦政府设立了社会保障署,以此为标志,比较完整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诞生了。
A:《社会保障法》
B:《社会保障条例》
C:《济贫法》
D:《劳动法》
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享受社会保障的平等权利,同时又对社会保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体现了社会保障确立的( )原则
A: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B: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
C:社会保障与就业保障适当分离的原则
D: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对企业培训效果收益的评价,是一种( )的评价方法。
A:经济
B:数学
C:政治
D:其他
英国于19世纪30年代颁布了( ),从而一项发挥社会保障作用的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开始产生。
A:《社会保障法》
B:《社会保障条例》
C:《济贫法》
D:《劳动法》
关于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国外学者作了不少研究,其主要理论有(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人力资源具有( )、开发的连续性和再生性的特点。
A:生物性
B:能动性
C:延续性
D:时效性
E:社会性
员工培训的方式有( )。
A:在职培训
B:案例研究
C:角色扮演
D:离职培训
E:其他
简历表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学历
B:性别
C:籍贯
D:工作经历
E:工作成就
员工报酬通常由( )构成。
A:基础工资
B:津贴
C:奖金
D:福利
E:保险
以下哪些信息属于员工的“工作状况”( )。
A:目前的岗位
B:担任过何种职务
C:目前所属部门
D:津贴
E:操作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