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 
A:保护贸易政策 
B:关税贸易壁垒 
C:非关税贸易壁垒 
D:自由贸易政策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  )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16年提出的。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典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A:垄断 
B:恶性竞争 
C:强强联手 
D:经济全球化 
 
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    ) 
A:企业 
B:居民户 
C:家庭 
D:国家 
 
一国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征收的关税是(  ) 
A:保护关税 
B:财政关税 
C:反倾销税 
D:反补贴税 
 
在国际技术转让过程中,确定价格是困难的,主要因素是(  ) 
A:税收 
B:成本 
C:市场供求 
D:效益 
 
下面属于资本账户的有(  ) 
A:贸易项目 
B:劳务项目 
C:单方转移项目 
D:长期账户 
 
实际汇率表示剔除什么价格变动后的市场汇率(  ) 
A:国际市场价格 
B:国内市场价格 
C:出口价格指数 
D:进口价格指数 
 
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比之其他国家拥有()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产成本即为一国的绝对优势 
A:更高 
B:更低 
C:相等 
D:无法比较 
 
国际金融理论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货币——外汇及其汇率和汇率理论。与此相关还要分析()、国际储备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有关理论和实践 
A:国际收支 
B:国际人才流动 
C:国际交流 
D:国际竞争 
 
年升(贴)水率=() 
A:(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 
B:(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 
C:(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 
D:(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为两大类,从供给方面说,包括(  ) 
A:生产要素的增加 
B:消费水平的提高 
C:消费结构的变化 
D:货币的增加 
 
国际贸易会(  )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 
A:提高 
B:降低 
C:不影响 
D:可能影响 
 
假定闭关自守的状态下X商品的价格,在A国是10美元,在B国是8美元,在C国为6美元,并且A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B国和C国的价格。如果A国对从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100%的从价税,那么,A国会在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X商品? 
A:A国将从B国进口 
B:A国将从C国进口 
C:A国将在国内生产 
D:其他都不对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与绝对成本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是(  ) 
A:相同的 
B:不同的 
C:稍有改动 
D:不可比 
 
约翰·穆勒在什么时候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  ) 
A:17世纪末 
B:18世纪初 
C:18世纪中叶 
D:18世纪末 
 
(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贸易收支 
D:平衡项目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里昂剔夫 
D:萨缪尔森 
 
以下那种情况表明甲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 
A: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 
B: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的劳动量只有80个单位 
C: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8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60个单位 
D: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6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75个单位 
 
货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有价格效应和贸易量效应。(  ) 
A:错误 
B:正确 
 
()根据交易的方式,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记录的交易可以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A:对 
B:错 
 
费雪模型证明,资本是从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即资本的流动是单向的,结果是各国的利率差消失。这种分析是以不存在风险为前提的。(  ) 
A:错误 
B:正确 
 
()贸易的交换利益,又称为贸易的消费利益,是指在新的相对价格条件下,即使不改变生产结构,贸易也能提高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这种利益就是贸易的交换利益。 
A:错误 
B:正确 
 
()短期借贷市场主要有面向国内工商企业的短期银行信贷市场和国际银行间的同业拆放市场。短期证券市场是货币市场的主体 
A:对 
B:错 
 
名义汇率就是银行买卖的汇率或市场汇率,分为名义单边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前者表示外汇市场所报出的两种货币的比价。后者表示一国货币与其各个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名义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值。 
A:错误 
B:正确 
 
()若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则优势最大者为该国的比较优势;若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劣势最小者为该国的比较优势 
A:对 
B:错 
 
()早期重金主义的货币差额论,即主张贵金属的外流,限制商品的进口。因而采取金银的出口管制和少买多卖的商业原则,以增加国内的金银储量 
A:对 
B:错 
 
()早期重金主义的货币差额论,即主张贵金属的外流,限制商品的进口。因而采取金银的出口管制和少买多卖的商业原则,以增加国内的金银储量 
A:错误 
B:正确 
 
期权根据合约赋予持有人的权利,可以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 
A:错误 
B:正确 
 
()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是各个国家的国别价值 
A:对 
B:错 
 
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 
A:对 
B:错 
 
垂直一体化(VerticalIntegration):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形成的一体化组织。 
A:错误 
B:正确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A:对 
B:错 
 
()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慢于对内贬值以及对方不进行报复等 
A:对 
B:错 
 
()根据交易的方式,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记录的交易可以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A:错误 
B:正确 
 
()间接标价法,即以一个单位或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的外国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A:错误 
B:正确 
 
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延伸。 
A:对 
B:错 
 
()间接标价法,即以一个单位或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的外国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A:对 
B:错 
 
劳动力国际市场对输入国的消极作用:对劳动力输入国来说,造成了对本国劳动者的压力,加重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问题。 
A:错误 
B:正确 
 
贸易创造效应:由于关税同盟提高关税,成员国由原来自己生产并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A:错误 
B:正确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是一种一般均衡分析。(  ) 
A:错误 
B:正确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指在自由贸易区中,各缔约方彼此之间达成协议,取消各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各成员仍具有对非成员国贸易政策的自主权,但不可以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A:对 
B:错 
 
相对国内经济而言,在国际经济中市场机制不容易得到贯彻。(  ) 
A:错误 
B:正确 
 
“一价定律”认为,除去运输成本、贸易壁垒和信息成本,一个给定商品的价格,用相同的货币来标价,在不同的地点将是不同的。 
A:错误 
B:正确 
 
进口替代战略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二是资本品与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 
A:错误 
B:正确 
 
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可兑换的外币表示的能直接用于国际非现金结算的支付工具。具体包括汇票、本票等在本国银行有外汇牌价的用外币表示的各种债权凭证。 
A:错误 
B:正确 
 
证券组合模型认为,利率差异是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和动力,而资本流动的最终结果是消除了利率差异。(  ) 
A:错误 
B:正确 
 
()经济联盟:是指参加国除了达到关税同盟的要求外,并制定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在货币金融方面进行协调,实现同盟内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使一体化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A:错误 
B:正确 
 
WTO包括以下原则。第一,非歧视原则。第二,关税减让原则。第三,任何缔约国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四,反倾销与限制出口补贴原则。第五,透明度的原则。第六,解决争端的机制。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