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将取得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按实际成本计价入账,并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期计提折旧,所依据的会计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企业生产车间领用的用于车间管理的低值易耗品,其成本应计入( )。
A:制造费用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提取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是( )。
A: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
B:<p>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科目</p>
C:<p>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p>
D:<p>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p>
企业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设备中,不能作为本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是( )。
A:接受捐赠的设备
B:投资转入的设备
C:经营租入的设备
D:融资租入的设备
下列会计要素中,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 )。
A:资产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负债
企业发生的下列现金流出中,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是( )。
A:支付的违约金
B: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C:支付的短期借款利息
D:支付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 )。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投资收益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按《公司法》规定,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
A:3%
B:5%
C:5~ 10%
D:10%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某年年末余额为60000元,其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投资为10000元。该企业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了减值准备5000元。本年度资产负债表上,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 )。
A:45000
B:50000
C:55000
D:60000
明确会计反映的特定对象,界定会计核算范围的基本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下列应付项目中,属于其他应付款的有( )。
A: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B:收取的出租包装物押金
C: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融入的资金
D: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入的资金
E:职工未领取的工资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应设置的明细科目有( )。
A:成本
B:损益调整
C:公允价值变动
D:应计利息
E:其他权益变动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投资者可将其转换成股票
B:投资者必须将其转换成股票
C:可转换公司债券利率较低
D:可转换公司债券利率较高
E:可转换债券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 )。
A:股票投资
B:债券投资
C:基金投资
D:认购权证投资
E:认沽权证投资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可能是( )。
A:最低租赁付款额
B: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C: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D: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E:固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不仅要合理确认可能取得的收入,也要合理确认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A:错误
B:正确
根据权责发生制,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A:错误
B:正确
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果因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而发生退票,应将应收票据转为其他应收款。
A:错误
B:正确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如有不符,唯一的原因是存在未达账项。
A:错误
B:正确
企业发行债券时,如果市场利率高于债券票面利率,债券将溢价发行。
A:错误
B:正确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
A:错误
B:正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的定义,出售固定资产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也构成收入。
A:错误
B:正确
企业因销售商品而应收的款项,如果收款期限较长、款项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取、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通过"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不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A:错误
B:正确
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发生亏损,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减少。
A:错误
B:正确
如果应付账款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在总价法下,购货方对丧失的现金折扣应视为超期付款支付的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