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提取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是( )。
A: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
B:<p>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科目</p>
C:<p>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p>
D:<p>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p>
甲公司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800000元,计提坏账的比率为1%;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有贷方余额2000元。甲公司当年计提坏账准备后,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 )。
A:800000
B:798000
C:794000
D:792000
企业的固定资产因意外事故而遭受毁损,收到的保险公司赔款应当作为( )。
A: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B: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C: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D:不涉及现金的事项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主要用于( )。
A: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
B:弥补亏损和购建职工集体福利设施
C:转增资本和购建职工集体福利设施
D: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和购建职工集体福利设施
如果长期待摊费用的项目不能再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应将该项目尚未摊销的余额,全部转入( )。
A:无形资产
B:资本公积
C:预计负债
D:当期损益
明确会计反映的特定对象,界定会计核算范围的基本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某公司于20×1年1月1日,发行面值500000元、票面利率8%、期限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实际收到发行价款560000元。该债券到期时的账面价值为( )。
A:500000
B:560000
C:700000
D:760000
企业发生的下列现金流入中,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是( )。
A: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
B:收到的现金股利
C: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D: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将固定资产分为经营用和非经营用两大类的划分标准是( )。
A:使用情况
B:经济用途
C:使用性能
D:来源渠道
根据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发出存货不能采用的计价方法是(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个别计价法
D:加权平均法
下列情况下的商品,仍应作为销售方存货的有( )。
A:收取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商品
B:分期收款销售的商品
C:售后回购的商品
D: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发出的商品
E:已签订合同准备出售的商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所有者权益项目分为(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本年利润
E:未分配利润
企业获得的下列收益或利得中,应当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的有( )。
A:现金折扣
B:罚款收入
C:资本溢价
D:固定资产盘盈
E:债务重组利得
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要求列示的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主要有( )。
A:债务转为资本
B: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C: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偿债务
D: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E: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企业发生的下列现金流量中,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有( )。
A:购买专利权支付的现金
B:购买债券支付的现金
C:收取的债券投资利息
D:支付的应付债券利息
E:支付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
企业如果将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就会高估资产价值和当期收益。
A:错误
B:正确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不仅要合理确认可能取得的收入,也要合理确认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A:错误
B:正确
为了简化核算,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按整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停止计提折旧。
A:错误
B:正确
如果应付账款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在总价法下,购货方对丧失的现金折扣应视为超期付款支付的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A:错误
B:正确
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购入的材料,属于存货;但为建造固定资产而购入的材料,就不属于存货。
A:错误
B:正确
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也称税前利润,即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A:错误
B:正确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如有不符,唯一的原因是存在未达账项。
A:错误
B:正确
因债权人原因而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当转入营业外收入。
A:错误
B:正确
在资产负债表中,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应按账面摊余成本列示其价值。
A:错误
B:正确
根据权责发生制,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