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是载波幅值随调制信号幅值而变。
A:调幅波
B:调整波
C:调波度
D:调平波
示波器为保证输入信号波形不失真,在( )输入衰减器中采用RC分压电路。
A:X轴
B:Y轴
C:Z轴
D:W轴
在交流电压表中,为了减小高频信号的测量误差,往往采用下列哪一种电路( )。
A:调制式放大器
B:检波—放大式放大器
C:热偶变换式放大器
D:放大—检波式放大器
模拟直接合成法特点:虽然转换速度为( ),但是由于电路复杂,难以集成化,因此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A:μs量级
B:s量级
C:ps量级
D:ms量级
用四位半的DVM测量15V的稳压电源电压为15.125V,取四位有效数字时,其值为( )V。
A:15.13
B:15.15
C:15.20
D:15.30
在下列各测量中,测量条件保持不变的为( )。
A:数据域测量
B:等精度测量
C:非等精度测量
D:频域测量
SX1842数字电压表数码显示最大数为19999,最小一档量程为( )V,则该电压表的最高分辨率为1微伏。
A:10m
B:15m
C:20m
D:25m
( )由Y通道、X通道、Z通道、示波管、幅度校正器、扫描时间校正器及电源等部分组成。
A:数字示波器
B:电子示波器
C:积分示波器
D:微分示波器
在示波测量中,若显示波形不在荧光屏有效面积内,可通过( )对被测波形幅度进行调节。
A:X移位旋钮
B:Y移位旋钮
C:Z移位旋钮
D:平行旋钮
( )的测周原理与测频相反,即由被测信号控制主门开通,而用晶振脉冲进行计数。
A:数字计数器
B:电子计数器
C:积分计数器
D:微分计数器
测量相位差的主要方法示波器测量、相位差转换为时间间隔测量、相位差转换为( )等。
A:电压测量
B:电流测量
C:零示法测量
D:一般测量
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 )测量。
A:统一
B:准确
C:一致
D:相同
电子测量按测量过程分类可分为( )。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组合测量
D:同时测量
调幅波(AM)不是( )。
A:载波与调制信号(即被测信号)相加
B:载波幅值随调制信号幅值而变
C:载波频率随调制信号幅值而变
D:载波相位随调制信号幅值而变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主振器组成为( )产生矩形波。
A:可采用自激多谐振荡器
B:晶体振荡器
C:锁相振荡器
D:一般振荡器
电路的频率特性就是( )。
A:幅度/频率特性
B:相位/频率特性
C:频角特性
D:频度特性
消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有( )。
A:零示法
B:微差法
C:对照法
D:交叉读数法
阴极射线示波管(CRT)由( )三部分组成。
A:电子枪
B:偏转系统
C:显示部分
D:连接线
电压测量仪器的分类方法( )。
A:按频率范围分类
B:按被测信号的特点分类
C:按测量技术分类
D:按信号类型分类
电子示波器由( )等部分组成。
A:Y通道
B:X通道
C:Z通道
D:示波管
扫描发生器是示波器垂直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对
B:错
若示波器工作在触发扫描状态下,则无信号输入时就没有扫描线。
A:对
B:错
在均值电压表中,一般都采用二极管全波电路作为检波器。
A:对
B:错
根据测量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A:对
B:错
马利科夫判据是常用的判别累进性系差的方法。
A:对
B:错
所谓触发极性是指由它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
A:对
B:错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
A:对
B:错
示波管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
A:对
B:错
示波器是在时域范围内对信号及其特性的描述。
A:对
B:错
频谱分析仪是在频域范围内对信号及其特性的描述。
A:对
B: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