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做法符合比例原则的有
A:甲乙两人因纠纷发生口角,公安机关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给予两人 15 天的行政拘留
B:李某经过房管局批准建一 5 层小楼,但在施工过程中,私自加至 17 层,房管局以起违章建房要求把楼房全部拆除
C:某文化主管部门在打击盗版活动中指示,要把盗版者打个倾家荡产,永远不得翻身
D:某国计划在某海湾建立第十座核电站,经过多方面论证,认为核辐射可能污染海水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并使栖居此地的一种珍贵海鸟绝迹,遂取消建设计划,而改用成本较低的风力发电
某市区公安分局下设的一个派出所,对公民甲的违法行为予以50元罚款,并对其予以警告。甲不服,欲提起行政复议,享有行政复议权的机关是
A:某市区政府
B:某市区公安分局
C:某市市政府
D:某市市公安局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中央国家机关
下列有关行政指导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指导必须在行政主体的管辖权范围内
B:行政指导的目的与一般行政行为的目的一样
C:相对人对行政指导不得置之不理
D:倡导、说服、劝告都可以作为行政指导的方式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以下是哪项不是规章的制定主体
A:国务院各部委
B:中国人民银行
C:审计署
D:国务院办公厅
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几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A:行政审判庭
B:合议庭
C:独任法官
D:审判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
A:法规
B:规章
C:法律
D:政策
下列关于行政法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务院应该依据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B:对于属于宪法第 89 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都可以制定行政法规
C:行政法规由国务院起草,不能由各部委起草
D: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和其常委会的授权就应当制定法律的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关于行政诉讼管辖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诉讼管辖解决的是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处理行政案件的权限划分问题,解决的是外部分工问题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是根据级别管辖来划分的
C:行政诉讼一般地域管辖是按照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法院
D: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裁定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等
在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中都能够成为相对人的有
A:公民
B:社会团体
C:企业单位
D:事业单位
下列表述中,符合行政许可裁量原则的是
A:考虑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取舍
B:考虑个体利益之间的均衡
C:确保每个申请人都能获得许可
D: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申请人
行政效率原则是通过下述哪些制度保证的
A:时效制度
B:代理制度
C:申诉不停止执行制度
D:听证制度
下列属于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有
A:申请权
B:参与权
C:维护公益的权利
D:申诉、控告、检举权
刘某诉工商局违法扣押其货物,在诉讼期间,下列哪种情形下工商局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A:刘某申请停止执行
B:工商局将扣押改为查封
C:工商局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D:人民法院依职权裁定停止执行
下列有关行政行为效力说法错误的有
A: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
B:不是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同时具备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有时会存在四力缺损的情况
C: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D: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相对的,行政主体若发现自己的行政行为确实具有违法情形,可依法予以改变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法源说法正确的有
A:因为宪法在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中不宜直接引用,所以宪法不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B:我国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发布的判例,下级法院应当参照。因此,这些判例具有准法源的作用
C: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当我国加入的条约或协定的内容与宪法不一致时,应以我国宪法为准
D:国务院关于法律具体应用的解释是行政解释,只对下级行政机关具有拘束力,因此不是行政法的法源
下列组织在行政法上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行政机关委托的治安联防队
B:县公安局所属的道路交通警察队
C:某区街道办事处
D:法律授权颁发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协会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
A:不适用调解的规定
B: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规定
C:合法性审查原则
D:适当性审查原则
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的共同点有
A:两者在广义上都属于执法的范畴
B:两者都是一种行政行为
C:两者都是具有特定对象的行政行为
D:两者都是直接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通报批评、警告等属于行政处罚中的行为性处罚。
A:错误
B:正确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内设或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应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A:错误
B: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法源。
A:错误
B:正确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A:错误
B:正确
我国对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实行工资定额赔偿。
A:错误
B:正确
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的第一审案件应开庭审理。
A:错误
B:正确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A:错误
B:正确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
A:错误
B:正确
对妨碍行政诉讼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应适用裁定。
A:错误
B:正确
在行政法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所得的款项应交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列为本级政府财政收入。
A:错误
B:正确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A:错误
B:正确
当事人对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所属机构或职能部门、被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的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应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部门或组织为被告。
A:错误
B:正确
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行政行为。
A:错误
B:正确
重复处置行为是指接受申诉的行政机关经审查对申诉人给予维持原决定的答复行为。
A:错误
B:正确
只有法律规定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才能提起上诉,所以第三人不能充当上诉人。
A:错误
B:正确
行政机关可以对不适当履行行政合同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加以制裁。
A:错误
B:正确
我国行政赔偿采用的标准是抚慰性标准。
A:错误
B:正确
成为行政主体的只能是行政机关。
A:错误
B:正确
引起行政补偿的行为是合法行政行为。
A:错误
B:正确
我国法律目前尚未对行政听证制度作出规定。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