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C)。
A:39
B:52
C:111
D:119
strlen(str)是用来()。
A:求字符串长度
B:比较字符
C:求子串
D:字符串拷贝
八进制中最大的数码是()。
A:6
B:7
C:8
D:9
字符串的结束标记是()。
A:0'
B:' '
C:'\0'
D:'\n'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栈中,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C: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一般情况下,程序中所有注释的行数占到整个源程序的()比较适宜。
A:1/2到2/3
B:1/3
C:1/3到1/2
D:1/2
一个递归算法必须包括()。
A:递归部分
B:终止条件和递归部分
C:循环部分
D:终止条件和循环部分
十六进制数C1B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A:1100101101011
B:110000011011
C:10110101010
D:11101001011
采用简单选择排序,比较次数与移动次数分别为()。
A:O(n),O(logn)
B:O(logn),0(n*n)
C:0(n*n),0(n)
D:0(nlogn),0(n)
十六进制数38A.1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A:960.06
B:916.0364
C:906.0664
D:902.0563
下列数据结构中,能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的是()。
A: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
B:线性链表
C:二叉链表
D:有序线性链表
例如“camelCase”和“printEmployeePaychecks()” 这样的命名规则是()。
A:匈牙利命名法
B:骆驼命名法
C:下划线命名法
D:帕斯卡命名法
下面给出的四种排序方法中,排序过程中的比较次数与排序方法无关的是()。
A:选择排序法
B:插入排序法
C:快速排序法
D:堆积排序法
注释从功能上可以分为()。
A:文件注释
B:函数注释
C:功能注释
D:以上全是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
A:VS
B:Dev-C++
C:Eclipse
D:JDK
十六进制,就表示某一位置上的数运算时是逢()进一位。
A:6
B:12
C:16
D:60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f(int t[ ], int n );
main()
{ int a[4]={1, 2, 3, 4}, s;
s=f(a, 4);
printf("%d\n", s);
}
int f(int t[ ], int n )
{ if(n>0) return t[n-1]+f(t, n-1);
else return 0;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4
B:10
C:14
D: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必定是一一对应的
B:由于计算机在存储空间上是向量式的存储结构,因此,利用数组只能处理线性结构
C: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一般是顺序存储结构,因此,利用数组只能处理线性结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进制中最大的数码是()。
A:0
B:1
C:2
D:3
下面的时间复杂度按数量级递增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注释从功能上可以分为()。
A:平方阶O(n2),对数阶O(log2n),指数阶O(2n)
B:线性对数阶O(nlog2n),指数阶O(2n),立方阶O(n3)
C:常数阶O(1),线性阶O(n),指数阶O(2n)
D:k次方阶O(nk),指数阶O(2n),对数阶O(log2n)
设计递归算法有两点最为关键()和()。
A:确定递推公式
B:确定边界(终了)条件(递归出口)
C:每次递归调用,都必须向基本条件前进
D:如果结果已知,那么,不用再重复调用递归
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分()和()两个阶段。
A:递归
B:递推
C:回归
D:回溯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三种结构共同特点是()
A:只有一个入口
B:只有一个出口
C:结构内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不存在死语句)
D:结构内不存在死循环(永远执行不完的循环)。
字符串有关的格式字符有( )。
A:"%c"
B:"%d"
C:"%f"
D:"%s"
能采用递归描述的算法通常有这样的特征:为求解规模为N的问题,设法将它分解成规模较小的问题,然后从这些小问题的解很容易构造出大问题的解,并且这些规模较小的问题也能采用同样的分解和综合方法,分解成规模更小的问题,并从这些更小问题的解构造出规模较大问题的解。特别地,当规模N=1时,能直接得解。
A:错误
B:正确
一个算法的评价只要考虑时间复杂度。
A:错误
B:正确
一个算法所包含的计算步骤应是无限的。
A:错误
B:正确
冒泡排序法每次比较的是相邻的两个数:a和a[i+1],如果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大,则马上交换。
A:错误
B:正确
当待排序的元素很大时,为了交换元素的位置,移动元素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这是影响时间复杂度的主要因素。
A:错误
B:正确
数组就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集合。
A:错误
B:正确
strncmp()函数和stricmp()函数相同。
A:错误
B:正确
在程序中关键字和变量名之间不需要加空格。
A:错误
B:正确
在任何情况下,顺序表中进行结点的插入操作时都不需要移动结点。
A:错误
B:正确
高精度计算时可以用数组来存储运算结果。
A:错误
B:正确
非线性结构的逻辑特征是一个结点可能有多个直接前趋和直接后继。
A:错误
B:正确
一个栈的初始状态为空,首先将元素5,4,3,2,1依次入栈,然后退栈一次,再将元素A、B、C、D依次入栈,之后将所有元素全部退栈,则所元素退栈(包括中间退栈的元素)的顺序为1DCBA2345。
A:错误
B:正确
任意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若它有m个叶子,则该二叉树上度数为1的结点为n-2m+1个。
A:错误
B:正确
深度为k(k>=1)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
A:错误
B:正确
关键字是数据元素(或记录)中某个数据项的值,可以标识一个记录,称为主关键字。
A:错误
B:正确
在执行某个排序算法过程中,出现了排序码朝着最终排序序列位置相反方向移动,则该算法是不稳定的。
A:错误
B:正确
以特定的图形符号加上说明表示算法的图,称为框图。
A:错误
B:正确
假如A="Jinlin changchun",B="changchun",则B是A的子串。
A:错误
B:正确
简单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n*n。
A:错误
B:正确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主要分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循环队列是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A:错误
B:正确
树中所有结点度的最大值就是树的深度。
A:错误
B:正确
归并排序辅助存储为O(1)。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