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45|回复: 0

犯罪学19春在线作业2-0003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下限是()岁
A:14
B:16
C:18
D:28

4.我国第一次“严打”是在什么时候?()
A:1996年
B:1986年
C:1983年
D:1978年

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
A:犯罪起伏律的表现
B:犯罪辐射律的表现
C:犯罪消长律的表现
D:犯罪恒比律的表现

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A:50年代初期
B:60年代中后期
C:80年代初期
D:2000年以后

犯罪学史上,最早提出“暴力犯罪”概念的是()。
A:加罗法洛
B:纽曼
C:马丁·R.哈斯凯尔
D:刘易斯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以科学方法进行犯罪预测的是比利时统计学家()。
A:阿道夫.凯特勒
B:荷莱
C:沃纳
D:布鲁斯

美国著名犯罪学家()所提出的文化冲突理论,是犯罪在本质上是文化对立的表现这一理论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
A:沃尔夫冈
B:米勒
C:科恩
D:索尔坦斯.塞林

根据犯罪人分布特点,在年龄方面,大部分暴力犯罪由()实施。
A:青壮年
B:未成年
C:老年人
D:中年人

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以()定罪处罚
A:拐卖妇女、儿童罪
B:绑架勒索罪
C:偷盗婴儿罪
D:绑架妇女、儿童罪

不良的人生观不包含如下哪一选项()
A:拜金主义思想
B:勤劳致富
C:道德滑坡
D:法律意识淡薄

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开始的
A:黑社会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反革命罪
D:暴力犯罪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犯罪预防工作体系()。
A:整体性
B:层次性
C:综合性
D:静态性

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A:广义犯罪学
B:刑法学
C:刑事侦查学
D:狭义犯罪学

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
A: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
B: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
C: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
D: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

在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计算机犯罪应为()
A:与计算机有关的一切犯罪
B:利用计算机的犯罪
C:违反计算机职业道德的犯罪
D: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的犯罪

遏制计算机犯罪的首要一环是()
A: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B:加强人事制度管理,重视安全监察工作
C:组建反计算机犯罪机构,加强执法力量建设
D: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构筑多边网络安全体系

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从犯罪人的年龄来看,占比例较大的犯罪类型是()。
A:老年人犯罪
B:女性犯罪
C:在校生犯罪
D:青少年犯罪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本单位的条件,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罚
A:从重
B:从轻
C:免除
D:减轻

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
A:狭义犯罪学
B:广义犯罪学
C:犯罪原因学
D:犯罪预防学

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对财产犯罪共有14个条款规定,涉及()个罪名。
A:12
B:13
C:14
D:15

微观预测可以分为()。
A:初犯预测
B:累犯预测
C:假释预测
D:重新犯罪预测

属于财产犯罪的社会原因的有()。
A:贫富差距
B:失业
C:文化冲突
D:思想观念

流动人口所涉及职业类型位于前三位的职业()
A:生产工人
B:建筑工人
C:商业服务人员
D:餐饮业服务人员

在严重暴力犯罪中,数量最多,上升幅度最大的是()。
A:爆炸案件
B:强奸
C:贩毒
D:持枪犯罪案件。

犯罪被害人包括()。
A:自然人
B:法人
C:社会团体
D:国家。

不属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方针是()。
A: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B: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C:谁主管谁负责
D: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犯罪社会学,是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犯罪的社会()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犯罪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体系。
A:本质
B:现象
C:原因
D:对策

从加强流动人口的培训与教育的层面而言,应注意()
A:强化政治法律知识与社会公德教育
B:加强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培训
C:注意监控群体心理动态与及时辅助疏导
D:化解不良社会心理

宏观犯罪预防,包含()。
A:社会预防
B:心理预防
C:治安预防
D:刑罚预防

犯罪事实构成现象表现为()。
A:犯罪主体现象
B:犯罪对象现象
C:犯罪时间现象
D:犯罪空间现象
E:犯罪动机目的现象
F:犯罪行为现象
G:犯罪背景现象

从狭义青少年犯罪包括的内容来说,不仅包括青少年所实施的触犯刑事法律的犯罪行为,而且还包括触犯社会治安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还包括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
A:错误
B:正确

犯罪这一社会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都存在着过去的遗迹、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这是犯罪预测的现实前提。
A:错误
B:正确

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犯罪分子内在的不良思想和不良心理因素。
A:错误
B:正确

社会消费的满足于社会增长很不适应,实际的物质利益不能满足自我需求,形成了物质生活水平和自我需求之间较大的矛盾,容易诱发以财产为目标的暴力犯罪。
A:错误
B:正确

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可能影响个体犯罪的关键性因素表现为:社会化的内容、个性的形成、社会化执行机构的影响、再社会化的实施等。
A:错误
B:正确

刑事科学,是指研究犯罪事实与规范处置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包括刑事事实学与刑事规范学。
A:错误
B:正确

由于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在数量上增多,在质量上必将向典型的黑社会组织演化,而其犯罪活动领域已经出现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A:错误
B:正确

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经济发达,财产犯罪比较突出,新型犯罪形式不断出现;中西部地区则是传统的财产犯罪类型较多。
A:错误
B:正确

性犯罪主体绝大多数为男性,但女性也可以成为其主体
A:错误
B:正确

社会经济转型过于缓慢,社会管理手段转变相对滞后,脱离了原有社会管理模式的社会化人口运动趋于相对的放任自流
A:错误
B:正确

预防暴力犯罪应当予以综合考量,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防治模式。
A:错误
B:正确

刑法学以刑法规范为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属于规范学;犯罪学以犯罪事实为其研究的核心所指,属于事实学。
A:错误
B:正确

城市防控流动人口犯罪方面,也应当积极建立制度化和体系性的管理措施
A:错误
B:正确

我国财产犯罪行为方式逐渐隐蔽化,即由公开向隐蔽转变。
A:错误
B:正确

性犯罪同各类犯罪一样,均是行为人主观因素和外界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因是变化的条件。
A:错误
B:正确

“流动人口”是对人口流动这一社会现象属地化视角的描述
A:错误
B:正确

我国《宪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虽有“青少年”这一称谓,但对“青少年”的概念作出明确的表述和界定。
A:错误
B:正确

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是遏制计算机犯罪的首要一环
A:错误
B:正确

我国暴力犯罪由单干型暴力犯罪向团伙型暴力犯罪发展。
A:错误
B:正确

学校教育中缺乏青春期教育,使未成年人对性有一种好奇心理、神秘感和尝试的欲望,易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8: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