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含n个顶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的邻接矩阵中,零元素的个数为()。
A:e
B:2e
C:n*n-e
D:n*n-2e
每次从无序表中取出一个元素,把它插入到有序表中的适当位置,此种排序方法叫做()排序.
A:插入
B:交换
C:选择
D:归并
若由森林转化得到的二叉树是非空的二叉树,则二叉树形状是 ()。
A:根结点无右子树的二叉树
B:根结点无左子树的二叉树
C:根结点可能有左二叉树和右二叉树
D:各结点只有一个儿子的二叉树
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节点其物理位置也( )。
A:一定相邻
B:不必相邻
C:按某种规律排列
D:无要求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的线性表。
A:散列表
B:顺序存储或链接存储
C:压缩存储
D:索引存储
为了最快地对线性结构的数据进行某数据元素的读取操作,则其数据存储结构宜采用( )方式。
A:顺序存储
B:链式存储
C:索引存储
D:散列存储
线性表是一个具有n个()的有限序列。
A:表元素
B:字符
C:数据元素
D:数据项
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
A: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设一数列的顺序为1,2,3,4,5,6,通过栈结构不可能排成的顺序数列为()。
A:3,2,5,6,4,1
B:1,5,4,6,2,3
C:2,4,3,5,1,6
D:4,5,3,6,2,1
如果待排序序列中两个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值,在排序后它们的位置发生颠倒,则称该排序是不稳定的。下列选项中,()就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A:起泡排序
B:归并排序
C:直接插入法排序
D:简单选择排序
对下面四个序列用快速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以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为基础进行划分 。
在第一趟划分过程中,元素移动次数最多的序列是
()。
A:82,75,70,16,10,90,68,23
B:23,10,16,70,82,75,68,90
C:70,75,68,23,10,16,90,82
D:70,75,82,90,23,16,10,68
线性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随机访问
B:不必事先估计所需存储空间大小
C:插入与删除时不必移动元素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如果一个树中,结点A有3个兄弟,而且B为A的双亲,则B的度为( )。
A:1
B:3
C:4
D:5
树最适合用来表示( )。
A:有序数据元素
B:无序数据元素
C:元素之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的数据
D:元素之间无联系的数据
一个有顺序表有255个对象,采用顺序搜索法查表,平均搜索长度为( )。
A:128
B:127
C:126
D:255
下列数据组织形式中,( )的各个结点可以任意邻接。
A:集合
B:树形结构
C:线性结构
D:图状结构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 )。
A: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算法程序的长度
C: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假设一个有n个顶点和e条弧的有向图用邻接表表示,则删除与某个顶点vi相关的所有弧的时间复杂度是()。
A:O(n)
B:O(e)
C:O(n+e)
D:O(n*e)
设有向图有n个顶点和e条边,采用领接表作为其存储表示,在进行拓扑排序时,总的计算时间为()。
A:O(nlog2e)
B:O(n+e)
C:O(n*e)
D:O(n*n)
一个队的入队序列是1,2,3,4 ,则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
A:4,3,2,1
B:1,2,3,4
C:1,4,3,2
D:3,2,1,4
设无向图的顶点个数为n,则该图最多有()条边。
A:n-1
B:n(n-1)/2
C:n(n+1)/2
D:0
由权值分别为3,6,7,2,5的叶子结点生成一棵哈夫曼树,它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A:23
B:51
C:53
D:74
Substring('DATA STRUCTURE',5,9)=( )。
A:'STRUCTURE'
B:'ASTUCTUR'
C:'DATA STRUCTRUE'
D:'DATA'
下列数据结构中,能用折半查找的是( )。
A: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
B:线性链表
C:二叉链表
D:有序线性链表
向一个有127个元素的顺序表中插入一个新元素并保持原来顺序不变,平均要移动( )个元素。
A:8
B:63.5
C:64
D:7
具有2000个节点的二叉树,其高度至少为()。
A:9
B:10
C:11
D:12
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
A:不确定
B:2n
C:2n+1
D:2n-1
设有一个10阶的对称矩阵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的存储,a11为第一个元素,其存储地址为1,每个元素占1个地址空间,则a85的地址为()。
A:13
B:18
C:33
D:40
从一棵B_树删除元素的过程中,若最终引起树根结点的合并,则新树高度是( )。
A:原树高度加1
B:原树高度减1
C:原树高度
D:不确定
下列那种排序需要的附加存储开销最大()。
A:快速排序
B:堆排序
C:归并排序
D:插入排序
如果只想得到1024个元素组成的序列中第5个最小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的序列,用( )方法最快。
A:起泡排序
B:快速排序
C:简单选择排序
D:堆排序
由两个栈共享一个向量空间的好处是( )。
A: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机率
B: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
C: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
D: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机率
两个串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两个串的长度相等
B:两个串对应位置的字符相等
C:两个串的长度相等且对应位置的字符相同
D:以上条件都不正确
广义表((a),a)的表头是()。
A:a
B:b
C:(a)
D:((a))
设有两个串(S1和S2),求S1在S2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称为()。
A:连接
B:模式匹配
C:求子串
D:求串长
带头节点的单链表 head 为空的判定条件( )。
A:head=NULL
B:head->next=NULL
C:head->next=head
D:head!=head
向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元素时,其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
A:O(log以2为底的n)
B:O(n)
C:O(1)
D:O(n*log2n)
当3阶B_树中有255个关键码时,其最大高度(包括失败结点层)不超过8?
A:错误
B:正确
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表示时所有结点之间的存储单元地址可连续可不连续?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