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2000个节点的二叉树,其高度至少为()。
A:9
B:10
C:11
D:12
某二叉树结点的前序序列为E、A、C、B、D、G、F,中序遍历为A、B、C、D、E、F、G。
该二叉树结点的后序序列为
( )。
A:B,D,C,A,F,G,E
B:B,D,C,F,A,G,E
C:E,G,F,A,C,D,B
D:E,G,A,C,D,F,B
线性表的链接实现有利于()运算。
A:插入
B:读表元
C:查找
D:定位
设有一个10阶的对称矩阵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的存储,a11为第一个元素,其存储地址为1,每个元素占1个地址空间,则a85的地址为()。
A:13
B:18
C:33
D:40
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节点(由p所指向)满足( )。
A:p->next=NULL
B:p=NULL
C:p->next=head
D:p=head
由两个栈共享一个向量空间的好处是( )。
A: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机率
B: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
C: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
D: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机率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元素和找第I个元素的前趋元素,则采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
B:单链表
C:双链表
D:单循环链表
当利用大小为N 的数组顺序存储一个栈时,假定用top = = N表示栈空,则退栈时,用( )语句修改top指针。
A:top++
B:top=0
C:top--
D:top=N
数组A中,每个元素A的长度为3个字节,行下标I 从1到8,列下标j从1到10,从首地址SA开始连续存放在存储器内,存放该数组至少需要的单元数为( )。
A:80
B:100
C:240
D:270
设有向图有n个顶点和e条边,采用领接表作为其存储表示,在进行拓扑排序时,总的计算时间为()。
A:O(nlog2e)
B:O(n+e)
C:O(n*e)
D:O(n*n)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类似于二叉树的( )。
A:先序遍历
B:中序遍历
C:后序遍历
D:层次遍历
若给定的关键字集合为{20,15,14,18,21,36,40,10},一趟快速排序结束时,键值的排列为( )。
A:10,15,14,18,20,36,40,21
B:10,15,14,18,20,40,36,21
C:10,15,14,20,18,40,36,21
D:15,10,14,18,20,36,40,21
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
A:8
B:7
C:6
D:5
带头节点的单链表 head 为空的判定条件( )。
A:head=NULL
B:head->next=NULL
C:head->next=head
D:head!=head
二叉树上叶结点数等于()。
A:分支结点数加1
B:单分支结点数加1
C:双分支结点数加1
D:双分支结点数减1
设有两个串(S1和S2),求S1在S2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称为()。
A:连接
B:模式匹配
C:求子串
D:求串长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读性和文档性
假设一个有n个顶点和e条弧的有向图用邻接表表示,则删除与某个顶点vi相关的所有弧的时间复杂度是()。
A:O(n)
B:O(e)
C:O(n+e)
D:O(n*e)
以下关于数据的存储结构的叙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
A: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抽象描述
B: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实现
C:数据的存储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数据的存储结构对数据运算的具体实现没有影响
n个顶点的连通图至少有( )条边。
A:n-1
B:n
C:n+1
D:0
在一个单链表HL中,若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的结点,则执行( )。
A:HL=p;p->next=HL;
B:p->next=HL;HL=p;
C:p->next=HL;p=HL;
D:p->next=HL->next;HL->next=p;
若从二叉树的任一节点出发到根的路径上所经过的节点序列按其关键字有序,则该二叉树是( )。
A:二叉排序树
B:哈夫曼树
C:堆
D:AVL树
一个有顺序表有255个对象,采用顺序搜索法查表,平均搜索长度为( )。
A:128
B:127
C:126
D:255
串的长度是( )。
A:串中不同字符的个数
B:串中不同字母的个数
C:串中所含字符的个数且字符个数大于0
D:串中所含字符的个数
下列关于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栈是非线性结构
B:栈是一种树状结构
C:栈具有先进先出的特征
D:栈具有后进先出的特征
采用顺序查找方法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每个元素的平均长度为( )。
A:n
B:n/2
C:(n+1)/2
D:(n-1)/2
对某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ABDEFC,中序遍历的结果为DBFEAC,则后序遍历的结果为( )。
A:DBFEAC
B:DFEBCA
C:BDFECA
D:BDEFAC
若让元素1,2,3依次进栈,则出栈次序不可能出现()种情况。
A:3,2,1
B:2,1,3
C:3,1,2
D:1,3,2
设F是一个森林,B是由F转换得到的二叉树,F中有n个非叶结点,则B中右指针域为空的结点有()个。
A:n-1
B:n
C:n+1
D:n+2
向一个有127个元素的顺序表中插入一个新元素并保持原来顺序不变,平均要移动( )个元素。
A:8
B:63.5
C:64
D:7
线性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随机访问
B:不必事先估计所需存储空间大小
C:插入与删除时不必移动元素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队列的插入操作是在( )进行。
A:队首
B:队尾
C:队前
D:队后
由权值分别为3,6,7,2,5的叶子结点生成一棵哈夫曼树,它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A:23
B:51
C:53
D:74
设一数列的顺序为1,2,3,4,5,6,通过栈结构不可能排成的顺序数列为()。
A:3,2,5,6,4,1
B:1,5,4,6,2,3
C:2,4,3,5,1,6
D:4,5,3,6,2,1
计算机的算法是( )。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
D:调度算法
一个队的入队序列是1,2,3,4 ,则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
A:4,3,2,1
B:1,2,3,4
C:1,4,3,2
D:3,2,1,4
若待排序对象序列在排序前已按其排序码递增顺序排序,则采用( )方法比较次数最少。
A:直接插入排序
B:快速排序
C:归并排序
D:直接选择排序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优于链式存储表示?
A:错误
B:正确
二维数组是其数组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