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54|回复: 0

教育心理学19春在线作业1-000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      ) 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
A:内在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外来动机

(      )主张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A:马杰
B:格伦兰
C:安吉尔
D:布卢姆

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6 个层次
A:知识、领会、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
B:领会、知识、分析、综合、运用和评价
C:领会、知识、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的监视和控制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A:掌握学习
B:程序教学
C:合作学习
D:发现学习

(     ) 就是具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系列特定步骤(在教学中往往以公式、定律等形式体现),或可对问题进行穷尽一切可能的尝试。
A:算法
B:启发法
C:尝试法
D:类推法

(     )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A:爬山法
B:逆推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     )是人的认识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它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的。
A:知识结构
B:品德结构
C:技能结构
D:认知结构

(   )是把新概念归入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 、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
A:自动化阶段
B:熟练阶段
C:巩固阶段
D:稳定阶段

(   )   是构成知识的基本单位。
A:命题
B:组块
C:产生式
D:概念

()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人的个性中的一部分 ,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
A:个性
B:性格
C:品德
D:道德

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   ) 研究发现的。
A:皮革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 (     )过程。
A:渐进的
B:有目的
C:盲目的
D:尝试与错误的

运气是一个(     )归因,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会减少自豪感,也不会期望下次还会成功。
A:内部的
B:外部的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

遗忘的进程是
A:均衡的
B:不均衡的
C:先快后慢
D:先慢快后

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  ,知识包括三类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技能性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 ,知识包括三类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技能性知识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的主律包括 .
A:强化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一般来说,()对个体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从“ 印刻现象 ”和“ 早期剥夺 ”的一定研究中得到证实。
A:生理成熟
B:早期经验
C:早期学习
D:终生学习

波多野和稻垣(1971)曾把认知的好奇心分为
A:社会好奇心
B:家庭好奇心
C:一般好奇心
D:特殊好奇心

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方法有
A:检查单法
B:移植综合法
C:侧向思维法
D:非逻辑联想法

教师的威信有   :
A:权力威信
B:信服威信
C:知识威信
D:人品威信

组织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
A:错误
B:正确

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
A:错误
B:正确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等同,二者完全是一回事,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  。
A:错误
B:正确

任务分析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技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  。
A:错误
B:正确

、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
A:错误
B:正确

教师自编测验是在学校教学评价中应用最多,也是教师最愿意用的测验  。
A:错误
B:正确

产生式是条件与动作的联结,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的规则,它由条件项“如果”和动作项“那么”构成。
A:错误
B:正确

巴浦洛夫把一切行为分为应答性和操作性两种。
A:错误
B:正确

由于他人同时参加而使个人有意“偷懒”,从而降低个人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叫做社会阻抑或叫社会干扰  。
A:错误
B:正确

学生在竞争的情境中,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激活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境下一般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A:错误
B:正确

认知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认知好奇心被认为是外部动机的核心  。
A:错误
B:正确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
A:错误
B:正确

品德和道德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A:错误
B:正确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 。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1 18: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