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47|回复: 0

古汉语基础(一)19春在线作业2-000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下列句子中含有介宾结构做状语情况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中“微” 的词性和意义是
A:名词,人名
B:代词,那
C:否定副词,假如不是
D:形容词,微小

金文又叫做
A:青铜文字
B:铜器铭文
C:礼乐文
D:钟鼎文

“舍瑟而作 。”中的“作”的文中义是
A:耕作
B:站起
C:写作
D:起义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中“即”的文中义是
A:立即
B:走向
C:即使
D:已经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中的“羹 ”的文中义是
A:蔬菜
B:饭
C:带汁的肉
D:鱼

四体二用说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A:段玉裁
B:许慎
C:班固
D:戴震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中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A:省略介词
B:名词做状语
C:宾语前置
D:名词用作动词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它是谁集成的
A:孔子
B:孔子门人
C: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
D:孔子门人的再传弟子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中“或”的词性是
A:连词,或者
B: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人
C: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
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C:舍瑟而作。
D: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下列各句中的“以”的词义为“认为”的是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蝌蚪文
C:金文
D:诅楚文

下列句子中有介宾词组做状语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人十能之,己千之。”里“千”字的用法是
A:形容词用作名词
B:量词用作形容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动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中“是”的词性和意义是
A:系词,是
B:形容词,正确
C:代词,这些
D:词尾,……样子

“人十能之 ,己千之。”中“千”的用法是
A:形容词用作名词
B:量词用作形容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动词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中“息”的意思是
A:气息
B:子
C:休息
D:休养生息

传统的“六书”包括:形声、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和
A:象形
B:指示
C:谐声
D:象意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以” 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动词,可译为“率领”
B:介词,可译为“率领”
C:介词,替
D:动词,认为

关于“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说法正确的是
A:“窃”是状语
B:“以为”是谓语
C:“老臣” 是主语
D:“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是整个句子的宾语。

下列各句中“其”字是代词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D: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除会意、形声外,还有
A:假借
B:转注
C:指事
D:象形

若用“ 六书 ”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 ,下列属于形声的有
A:更
B:河
C:寒
D:帛

古今字主要的两个来源是 :
A: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B: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C:同形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D:同体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下列例子中,有名词用作状语情况的有
A: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C:月攘一鸡
D: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
A:词性是指示代词
B:可译为“那”。
C:词性是发语词。
D:表示将发表议论。

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是  :
A:表示行为的状态。
B: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方法。
C: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
D:表示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

下列句子里,含有介词“以”的为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下面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有
A: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百乘,显使也。
C:愿受一廛而为氓。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 鬭 ” 、“馀” 、“寶”的简体字分别是:斗、余、宝。
A:错误
B:正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中“以”是介词。
A:错误
B:正确

“重为之礼而归之。”中“为”的文中义是“为……安排。”
A:错误
B:正确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的“直”是“直行”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几个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古今字 .
A:错误
B:正确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流传下来的有在两种本子 ,都是汉人辑录的
A:错误
B:正确

“夫人将启之。”中“之” 的词性是代词,代门。
A:错误
B:正确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中“溜”的文中义是“停留 ”。
A:错误
B:正确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中的“蓰”词义为“五倍。”
A:错误
B:正确

“请以遗之。” 中“以” 的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7: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