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某市的温度进行测量,结果为25、23、31、28、29(摄氏度)……这是一组( )数据。
A:定比
B:定类
C:定距
D:定序
全市视力普查属于
A:现状调查
B:个案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调查
抽样时将整个抽样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进行,最后阶段才能抽取到样本的方法是
A:多段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由实验条件的不同或施加的处理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是(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条件误差
D:抽样误差
日记属于( )文献
A:手工型文献
B:印刷型文献
C:声像文献
D:机读文献
对老年人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健美操、跑步、太极拳、跑步……这是一组( )数据。
A:定序
B:定类
C:定距
D:定比
一组观测数据减去200后,它标准差为11.2,那么这组观测数据的标准差为( )
A:11.2
B:211.2
C:200
D:188.8
人改造自然界,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那么人参加体育活动,主体是( ),客体是( )
A:人和人
B:人和体育活动
C:人和项目
D:体育活动和人
一组观测数据减去110后,它平均数为12,那么这组观测数据的平均数为()。
A:110
B:12
C:122
D:98
假设检验的主要理论依据()
A:正态分布
B:小概率原理
C:小概率事件
D:抽样
问卷调查的特点具有书面回答、间接调查和( )。
A:直接性
B:标准化
C:可行性
D:可信性
抽样时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仅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个体的方法是( )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等距抽样
D:多段抽样
掷一枚骰子出现1点,是()
A:随机现象
B:随机事件
C:必然事件
D:不可能事件
科技论文中的关键词一般为( )
A:10个
B:2个
C:3-8个
D:根据需要而定
对某单位职工的经济收入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高、高、低、中、低……这是一组( )数据。
A:定序
B:定类
C:定距
D:定比
观察者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去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观察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定性观察法
D:定量观察法
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小于7,是( )
A:随机现象
B:随机事件
C:必然事件
D:不可能事件
对体育学院某年级男生的跳远成绩进行测量,其结果为5.63、4.89 、5.26、5.12米……这是一组( )数据。
A:定序
B:定距
C:定类
D:定比
在问卷设计时,职业、年龄等问题属于
A:态度问题
B:检验问题
C:特征问题
D:行为问题
按照文献加工的程度分类,首次发表的文献称为:(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p=1.0。
A:错误
B:正确
正态分布曲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为100%。
A:错误
B:正确
假设检验主要是对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的检验。
A:错误
B:正确
百分位数多用于正态分布的资料。
A:错误
B:正确
通过概率抽样所得的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均可以用来以样本推断总体。
A:错误
B:正确
所谓第Ⅰ类错误,即原假设为真,而我们却作出了否定了这一假设的判断。
A:错误
B:正确
样本的大小不仅影响其对总体的代表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调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A:错误
B:正确
实验法可以在相同条件下将实验过程再现或重复进行,从而也可以对研究结果反复进行验证。
A:错误
B:正确
图书是文献,报纸、期刊是文献,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不是文献。
A:错误
B:正确
实验室实验的条件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获得的结论可以直接推广到运动实践中去。
A:错误
B:正确
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可将科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互相渗透的关系。
A:错误
B:正确
为了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可把不同项目的成绩,不同的指标数据均转换成分数,利用总分进行综合评价。
A:错误
B:正确
观察记录方法分当场记录和事后记录。
A:错误
B:正确
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p=0.31。
A:错误
B:正确
结构式访问最大优点是访问结果便于量化,可作统计分析。
A:错误
B:正确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更重要。
A:错误
B:正确
某年级学生的跳远成绩为251、187、158、172、180厘米……此数据为离散数据。
A:错误
B:正确
某篮球队队员安静时心率为65、60、62、58次/分……为一组离散型数据。
A:错误
B:正确
μ=0,σ=1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
A:错误
B:正确
累进计分法是把分数增加的幅度与运动成绩提高的难度相对应的计分方法。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