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学习要_________,孟子用“一暴十寒”的道理来加以说明。 
A:专心有恒 
B:盈科而进 
C:自求自得 
D:教亦多术 
 
墨家代表的_________阶级的利益。 
A:士阶层 
B:奴隶主 
C:奴隶 
D:“农与工肆之人” 
 
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 
A:理学 
B:经学 
C:心学 
D:蒙学 
 
.斯宾塞在对传统古典主义知识价值观进行批评的时候,用比较各种知识价值的办法,说明了______的知识更有价值。 
A:古典 
B:科学 
C:传统 
D:人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句话是《学记》中的 
A:首句 
B:第二句 
C:第三句 
D:末句 
 
拿破仑时期掌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领导部门是_________。 
A:教育部 
B:帝国大学 
C:大学区 
D:国家教委 
 
_______是康有为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讨人类社会远景问题的一部名著。是1902年康有为避居印度时撰写的。 
A:《劝学篇》 
B:《大同书》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从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角度提出了 
A:善 
B:恶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有善有恶 
 
_____提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墨子 
 
洋务派于1865年设立的_______及其附设的机械学校,这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技术学校。 
A:上海江南制造局 
B:福州马尾船政局 
C:天津水师学堂 
D:江南水师学堂 
 
________是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有别于哲学、生理学的科学的人,同时还是最先强调教育应根据于心理学的人。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夸美纽斯 
D:洛克 
 
关于人性的看法,荀子认为是________的。 
A:有善有恶 
B:不善不恶 
C:善 
D:恶 
 
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D:全面学习西方科学 
 
墨子是代表_________阶级的利益。 
A:士阶层 
B:奴隶主 
C:奴隶 
D:“农与工肆之人”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原则就是要______,但他认为教育是应该有一定目的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能完全任其发展。 
A:遵循规律 
B:遵循自然 
C:依照兴趣 
D:遵循年龄特征 
 
亚里士多德“文雅教育”教育思想中,课程分为______ 
A:休闲的 
B:有用的 
C:文雅的 
D:实用的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修身养性 
B:化性起伪 
C:正礼 
D:兴利除害 
 
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养教材有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关于培养人才的规格,孔子认为教育要培养 
A:“兼士” 
B:“圣人” 
C:“君子” 
D:“士” 
 
对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学记》一开篇首先明确提出了 
A:化民成俗 
B:兼相爱,交相利 
C:建国君民 
D:求放心 
 
墨家实施的科技教育,专门化程度高,包括 
A: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B:力学、光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C:形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D:心理学 
 
从1901—1905年间提出推行“新政”。其中,有关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有______。 
A:颁布学制 
B:废除科举 
C:宣布教育宗旨 
D:取消教会学校 
 
公元前6至前5世纪古代印度教育以________为主。 
A:婆罗门教教育 
B:佛教教育 
C:古儒教教育 
D:文士学校 
 
关于培养人才规格,孔子提出教育主要培养_________。 
A:“兼士” 
B:“圣人” 
C:“君子” 
D:“士” 
 
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第斯多惠 
D:杜威 
 
文雅教育,亦称“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实施文雅教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有一定经济基础 
B:有闲暇时间 
C:要有自由学科 
D:要达到一定年龄 
 
《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有_______。 
A:设立全国统一课程,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 
B:改革学校管理体制 
C:扩大家长的权力 
D: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为全部或主要来自学校所在地区已满11岁、未满19岁的学生提供教育。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要人所固有的__________等善端最大限度地发展、扩充开来。 
A:仁 
B:义 
C:智 
D:礼 
 
孔子德育内容主要有: 
A:孝悌 
B:爱人 
C:复礼 
D:忠恕 
 
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主要有_________。 
A:教育权利平等 
B: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C: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 
A:错误 
B:正确 
 
在教学方法上,《哈比法案》规定实行“三分制教学法”,即把教学内容分为工具课程、启蒙课程和体育课程三个部分。(    ) 
A:错误 
B:正确 
 
《巴尔福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是英国战后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文件和法律基础,开了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拟订、颁布战后教育改革法的先例,同时也对战后英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语言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A:错误 
B:正确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其中1891年梁启超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    ) 
A:错误 
B:正确 
 
中世纪大学,在入学时间和修业年限上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学生一般在13、14岁时进入大学,先学习文科5——7年,主要内容为七艺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学完全部课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就可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 
A:错误 
B:正确 
 
感官练习是爱伦•凯教育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把智商内容归纳为感觉器官的训练,认为感官训练能使人的感觉敏锐,发展人的各种能力。(    ) 
A:错误 
B:正确 
 
柏林大学是由德国巴西多创建的。(     ) 
A:错误 
B:正确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不仅是在华教会学校的全国性联合组织,实际上是西方殖民政府的教育部。(    ) 
A:错误 
B:正确 
 
洛克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了明确区分,并把实际教育的锻炼贯穿于其中,形成了一套以资产阶级的事业、生活,尤其是获取个人幸福为主要要求的教育理论体系,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彩。(    ) 
A:错误 
B:正确 
 
唐朝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中采取了重振儒术兼重佛道的文教政策。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