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 
A:理学 
B:经学 
C:心学 
D:蒙学 
 
_____提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墨子 
 
________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巩固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 
A:私人化 
B:国家化 
C:集体化 
D:工具化 
 
______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提,视教师为“圣人”、“君子”。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_____的产生是天皇制国家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必然产物,又和日本当时的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矛盾斗争密切相关;也是儒学派和国学派战胜洋学派、儒学的德育论战胜洋学欧化思想的结果。 
A:《学校令》 
B:《学制令》 
C:《教育令》 
D:《教育敕语》 
 
____学派以“天”和“自然”的观念,来反对统治阶级的一切文化和道德。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_______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把学生有目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单元,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A:杜威 
B:克伯屈 
C:波特 
D:赫尔巴特 
 
《学记》中的“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藏息相辅原则,指的是 
A: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 
B:主要学习内容和次要学习内容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朱熹认为教育的宗旨是__________,以“明人伦”。 
A:“引蔽习染” 
B:“存天理,灭人欲” 
C:化性起伪 
D:扩展善端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把它所创建的孟都亚宫廷学校称为“________”,反映出他反对封建教育压制儿童个性的教育思想。 
A:儿童之家 
B:快乐之家 
C:欢乐家庭 
D:自由殿堂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原则就是要______,但他认为教育是应该有一定目的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能完全任其发展。 
A:遵循规律 
B:遵循自然 
C:依照兴趣 
D:遵循年龄特征 
 
明清科举考试的文体规定一律使用 
A:自由体 
B:八股文 
C:白话文 
D:律体 
 
《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A:循序渐进 
B:及时施教 
C:藏息相辅 
D:启发诱导 
 
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______ 
A:哲学王 
B:雄辩家 
C:智者 
D:讲演家 
 
在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A:武功之学 
B:生产劳动教育 
C:生活教育 
D:社会制度教育 
 
《学记》规划了教育体系,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分别有 
A:塾 
B:庠 
C:序 
D:学 
 
被称为“新传统教育流派”的是_______。 
A:要素主义 
B:永恒主义 
C:进步主义 
D:新托马斯主义 
 
宋初出现过几次兴学分别为_______ 
A:庆历兴学 
B:熙宁、元丰兴学 
C:崇宁兴学 
D:建隆兴学 
 
私学产生的历史意义有 
A:私学的产生与兴起,不仅是对西周旧教育制度的否定,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国家高度垄断教育的格局,而且使我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学术下移的运动 
B:私学的产生与兴起,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培养了大批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他们活跃在社会舞台上,挽救时弊,探索革新,对加速我国春秋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C:私学的产生与兴起,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这种私人办学的形式一直保持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之中,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积极地研究与探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优秀的教育遗产 
D:私学的产生与兴起,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私学在保存、传递、总结、发展、普及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与道德水平的过程中,曾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体现在_________ 
A:教育权利平等 
B: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C: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 
A:维多里诺 
B:伊拉斯谟 
C:拉伯雷 
D:蒙田 
 
.书院源于五代,但正式形成是在宋开国十余年后。探究书院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 
A:世乱失学 
B:私学传统 
C:禅林影响 
D:名师讲学 
 
《学记》提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 
A:要有很高的政治、道德素质 
B:要有广博的知识 
C:要有熟练的教育技巧 
D:要懂得教育规律 
 
凯兴斯泰坦纳提出了“公民教育”理论。他提出的了“国家公民”应具有_______品质。 
A:关于国家的任务的知识; 
B: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 
C:具有热爱国家,为国家效力的品质; 
D:“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的忠诚 
 
______是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 
A:教育权利平等 
B: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C: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关于培养人才的规格,孔子提出教育要培养 
A:“兼士” 
B:“圣人” 
C:“君子” 
D:“士”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内容有______。 
A:废八股,变科举 
B:广兴学堂 
C:建立译书局、编译局 
D:派人出国游学 
 
宋代的科举制基本上沿用了唐制,但又随着变化了的形势有许多创新和发展。宋初为了网罗人才,进一步加强了科举考试,采取了________等强化科举的举措。 
A:扩大了科举考试内容 
B: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 
C:提高了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 
D:严格立法,完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 
 
蒙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有_______。 
A:识字教学 
B:读书教学 
C:写字教学 
D:作文教学 
 
西周的学校教育体系,可分为____________ 
A:畴人之学 
B:国学 
C:乡学 
D:私学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官学制度中一般不包括蒙养教育,所以它多以私学的形式出现。 
A:错误 
B:正确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心即是理、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 
A:错误 
B:正确 
 
忠恕是仁德的核心。 “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 
A:错误 
B:正确 
 
孔子的忠恕是关于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 
A:错误 
B:正确 
 
中世纪修道院学校的教学多采用问答法。 
A:错误 
B:正确 
 
1807年,议员怀特布雷提出了由政府在每个教区设立国家管理的学校的《教区学校议案》。1833年,当时的财政部长阿尔索普又提出了教育补助金法案,由国会通过。这是英国教育从只作为宗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向国家化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英国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和国家直接把握教育领导权的开端。 
A:错误 
B:正确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其中1891年梁启超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    ) 
A:错误 
B:正确 
 
苏格拉底最早提出并论证了知识和道德之间关系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美德可以通过获得善的知识而获得。“美德就是知识”。 
A:错误 
B:正确 
 
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 
A:错误 
B:正确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祭酒,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 
A:错误 
B:正确 
 
 |   
 
 
 
 |